减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通过监狱和检察院?最后怎么通过法院审核?有权有钱人还适用吗?

如题所述

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依照我国刑法第78条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即使在判刑的时候法官对罪犯作出的处罚很重,甚至要坐十几年的监狱,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也是比较人性化的,规定了减刑、假释等制度,可以减少罪犯实际坐牢的期限或者有条件的进行提前释放。

一、怎么样才能减刑

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依照我国刑法第78条之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怎样才能减刑,起始时间与间隔时间如何规定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有期、无期从减刑之日起算,其余从原判决之日计算。

由此可见,我国刑法中减刑,主要是指缩短自由刑的执行期限,因而与其他刑罚执行中的减轻制度得以区分。

二、起始时间与间隔时间如何规定

减刑的起始时间,是指罪犯被执行刑罚多少时间后才可以依法减刑;减刑的间隔时间是指第一次减刑与第二次减刑之间应相隔多少时间的规定。

被判处五年以上的,一般在执行一年半以后可依法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相隔二年以上;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次减二年至三年,第二次减刑时,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比照前述规定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执行二年后方可减刑;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缓期二年执行期间不得减刑,二年执行期满可减刑。

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十年;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不得少于十二年。

至于每次减刑的刑期,一般情况下都是不能超过1年的,不过我国对减刑的次数却没有限制。但在减刑之后,也是有最低的服刑年限要求的。

如仍有疑问或需要律师服务,可以咨询在线律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前面儿那个人讲的不错。他非常详细的阐述了,需要减刑的各种情况。在押犯人想要减刑,首先是要认罪悔罪,如果对于自己的犯罪情况没有充分的认识,不后悔不认罪。就丧失了减刑的前提。我们国家对于住饭刑事责任的人员,实行的是劳动改造的政策。就是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让服刑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犯罪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危害性。同时通过劳动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找到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通过劳动改造,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新人。走上社会以后可以成为社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也就是第二个重要的部分,在劳动改造中必须积极认真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能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获得减刑。其他的歪门邪道是不能走的。如果想通过贿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达到减刑的目的。将会适得其反,还有可能重新犯罪。这一点必须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