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十七世纪法国宗教、王权与戏剧之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31
古典主义思潮是十七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提出了要运用“纯粹的自然而然的理性”。
在这一段时期里,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产生了许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戏剧。而古典主义戏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法国。法国戏剧的代表有: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莫里哀的戏剧以及波瓦洛的戏剧理论著作《诗的艺术》。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和戏剧的关系其实是互为表里的。戏剧是一种表现方式,它可以表现和反映文学思潮,是古典主义的一种载体。而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又潜移默化地将自己渗透到戏剧中去,成为戏剧行动的指引和原则。
在十七世纪那个政治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古典主义思想和戏剧天然地融合在了一起。戏剧并不是古典主义纾解自己情绪和观点的唯一渠道,例如弗朗索瓦_6_1德_6_1马莱布的诗歌[ ]也是展现古典主义神思的重要手段。因此,这里便不将戏剧作为载体的方面加以阐述了,而是通过另一方面来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即:古典主义思潮对戏剧的影响。
古典主义思潮对戏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典主义影响了戏剧的题材。古典主义强调对君主的效忠,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的非常紧密。这就决定了有大量的戏剧是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这类的代表作有:莫里哀《伪君子》。除此之外,古典主义作家还敢于揭露社会上的恶习和弊端。这就产生了描写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戏剧作品。代表作:莫里哀《贵人迷》。当然除了描写现实的作品之外,还有继承古希腊戏剧题材的作品,例如:让_6_1拉辛《安德罗马克》和《费德尔》。
第二、古典主义影响了戏剧的形式。古典主义戏剧从古希腊古罗马中汲取了艺术的形式,但比较之下也已经大不相同了。古典主义悲剧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它们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在语言上,古典主义戏剧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较多的宫廷趣味。例如: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都很雅致。在人物塑造上类型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
第三、古典主义影响了戏剧的精神内涵。古典主义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的情欲。布瓦洛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古典主义主张艺术反映真实生活,而理性则是最高真实和美的裁判。这种真实强调理性,排斥感情。例如:高乃依《熙德》中的罗德利克,纠结于为父报仇的责任和施曼娜的爱情之间,最终感情斗不过理智,和罗德利克的责任观念相较,爱情终究是次要的。他不能放弃为父报仇的责任,以致丧失他的荣誉,因此最后杀死了他的父亲的仇敌,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以上便是古典主义思潮对戏剧在总体上的影响。但是古典主义对戏剧的影响最终还是反映在作家的作品中和理论家的著作中。
高乃依是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善于表现赞美英雄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悲剧题材。代表作品有:《美狄亚》、《熙德》、《贺拉斯》、《西拿》等。
拉辛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的代表作家,他着重反映的是宫廷生活的阴暗面和个人的情欲,是心里悲剧大师。代表作品有:《安德罗马克》、《费德尔》、《阿达莉》等。
莫里哀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有:《伪君子》、《恨世者》、《悭吝人》等。
波瓦洛,代表作:《诗的艺术》,其中第三章特别重要,涉及了悲剧的定义。规律和发展历史,喜剧的发展历史、范围以及和悲剧的区别,这为古典主义戏剧的提供了理论基础。
波瓦洛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事物的摹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要有热情,在人们心中激起恐惧与怜悯的情感,而不是卖弄修辞技巧,大发枯燥冰冷的议论。它应该及早点题,不要纠缠费解,拖拖拉拉。它只应表现一个故事,并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和一天时间内完成。这就是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法则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的三一律。这一条法则是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金科玉律,然而它的影响却不限于古典主义作家。
作为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波瓦洛特别强调理性和自然的重要性,力图把古代的文艺理论和当时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唯理主义的哲学思想结合来,借以建立适合自己时代需要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原则。当然,古典主义的理论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而来的,其中如三一律和不容许悲剧与喜剧混合在一起的规定等等,也不是古代文艺理论家的原意。波瓦洛的贡献在于集古典主义全部理论之大成,并加以新的论述,使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我个人对于古典主义思潮对戏剧的影响还有一个大胆的看法。我认为古典主义是对历史的反叛,它只是借用了更远的历史(古历史)去反抗离那个时代的更近的历史(近历史)。因为当下的生活与近历史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人们又不满当下,想要寻求变革,于是人们就反对近历史以此来改变现状。而古历史又是人们生活的源头,并且真实存在过,有合理性。于是,人们便愿意用过往去反抗昨天,从而改变今天影响明天。其实,无论是古典主义思潮的产生还是戏剧的变革,它们都只是充当了生活变革的一个工具,人们特别是社会精英只是想通过一种方式去改造当下。人们后来又提出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观念。它们虽然内容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充当了同一种工具,就是那把破除窠臼变革社会的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