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敢于开口说和大胆说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首要是要让幼儿敢于说话。“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如何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所提出的内容要求之一。只有创设轻松温馨愉快的环境,孩子才会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面对幼儿参差不齐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孩子入园时,抽出时间摸摸孩子的头,抱抱他们,多跟孩子交流:“你喜欢玩什么?为什么呢?今天为什么不高兴?”等,通过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表现,鼓励孩子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又如在游戏活动中,先让部分幼儿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我主要通过小朋友比较喜欢的区角游戏和语言游戏来发展其表达能力。
区角游戏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小班幼儿有着特定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他们比较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所以我们要根据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多种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不断更换区角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时刻保持新鲜感,这样他们在活动中才会有声有色,也会不断地交流经验。
语言游戏孩子也很喜欢。教师说一句,幼儿学一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也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如“请你跟我这样说”的游戏:“我是一只小蜜蜂,嗡嗡嗡”、“我是小蝴蝶,飞飞飞”,当孩子发音不准时,老师可以及时纠正,这种游戏不仅动手又动口,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还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鼓励孩子相互对话,让孩子在对话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占主要内容,鼓励孩子相互之间平等对话,形成生生互动,这是一种良好的人际资源,让每一个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都喜欢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所有孩子的行为与教师的要求高度保持着一致,看上去规范有序,训练有素,但这样的教学活动,扼杀了孩子们个性化的交流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而在一些分组游戏中,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往往指定那些在教师眼中比较聪明、大胆的孩子来担任主角,这让部分孩子有了“特权”,致使大部分的幼儿处于被动、劣势,失去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当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条件。在集体活动中,儿童有时与教师沟通,有时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儿童之间的交谈往往比较充分,他们会凭着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乐趣。在个别活动中,儿童和教师或同伴单独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这对于那些不善于在集体场合与人交谈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合他们语言表达的机会。
过去,我们着重于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复述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幼儿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只要能激发孩子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就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时,只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敢说、爱说、能说”创设轻松的语言环境,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那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