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国土资源局

如题所述

林州市位于河南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东麓,东临安阳县、鹤壁市、淇县;南同辉县市、卫辉市相连;西靠太行山脉,与山西省壶关、平顺两县接壤;北与河北省涉县隔漳河相望。地理坐标:东经113°37′~114°04′,北纬35°41′~36°22′。隶属安阳市,本市有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546个行政村,1861个自然村,人口近100万,辖区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4公里,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9亩。据调查,全市有大小山头7658个,大型冲沟7845条,山地丘陵面积为176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6%,基本上是一个山区丘陵县(市)。境内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4种类型。中山分布在市境南北,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属太行山山脉,境内最高海拔1632米;低山分布在市境南北,丘陵分布在市境东部;在山地和丘陵之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

王俊林 局长(2010年11月19日任职)

路云山 局长(2010年11月19日调离)

李保吉 副局长

张贵周 副局长

王贵生 纪检组长(党组成员)(2010年9月28日)

王俊林简介:林州横水镇人,1964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副县级干部,林州市委委员、市政府党组成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入党,历任林州市合涧镇政府科员、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副科级组织员、乡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林州市计生委主任等职;2010年11月19日,任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职务。

路云山简介:林州合涧镇人,1959年9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4月入党,曾历任乡政府司法助理、副乡长、乡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等职;2005年1月24日,任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11月19日免去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职务。

【机构设置】2010年,根据林州市政府机构改革要求,林州市国土资源局重新制定三定方案,内设十个科室:办公室、法规监察科、纪检监察室(信访科)、规划科、人事财务科、耕地保护科、用地审批管理科、地籍管理科(测绘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矿产管理科(地质公园管理科)。下设矿产资源管理处(副科级单位)、土地整理储备公司(副科级单位)、土地监察大队、地产市场管理处、测绘队等5个二级机构;辖振林、龙山、开元、桂园、城郊、合涧、原康、茶店、临淇、五龙、横水、桂林、采桑、东姚、河顺、任村、姚村、陵阳、东岗、石板岩20个乡镇(街道)国土资源所。2010年底,共有干部职工285人,其中在职人员250人,离岗2人,退休33人。

【土地资源】林州市土地总面积3092938.8亩。2010年,林州市农用地合计1770950.1亩,其中耕地8828106亩,园地52861.35亩,林地682489.05亩,草地46.35亩,交通用地32269.8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629.3亩,其他土地100843.65亩;建设用地合计301860.3亩,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8896.5亩,交通运输用地17255.8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707.95亩;未利用地合计1020128.4亩,其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214.95亩,草地279429.6亩,其他土地689483.85亩。

【耕地保护】2010年,林州市的耕地保有量始终保持在58384.53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始终稳定在50170公顷以上。落实耕地的“占一补一”政策,共组织实施了13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总面积为143公顷,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耕地补充任务,全市连续十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2010年,合涧镇和茶店乡两个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已全部整理完毕,分别新增耕地18.95公顷和22.17公顷,该项目区建设已全部实现了田、水、渠、路一体化运作模式。申报了任村镇和城郊乡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项目的规划设计已通过省厅评审,按照该规划的设计要求,任村镇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总规模为386.72公顷、总投资为1024.68万元,预计可新增耕地33.22公顷;城郊乡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总规模为353.02公顷、总投资为1981.12万元,预计可新增耕地13.72公顷。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共依法审查报批建设用地11个批次,涉及用地114个项目,用地面积5988亩,支持和服务了林长高速、大唐热电、林州北输变电工程、鑫达煤气、凤宝油井管等项目建设。组织上报了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60余亩,依法审批保障性住房用地200余亩,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条件的茶店乡山拐头村、姚村镇冯家口村供地12.89亩。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前完成之后,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也已全部完成,通过了省、市政府的审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将对全市的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起到积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林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修编工作已完成,正准备上报审批。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全年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7宗,出让面积为645.69亩,收取土地出让金4.2237亿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为全面加强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盘活挖潜工作力度,全年共盘活存量土地4宗,土地面积为98.06亩,显化土地资产9264.7513万元。规范地租征收管理工作,全年共依法征收年租金95万元,收取土地交易费62万元。

【地籍管理】2010年,加强了地籍数据库建设,提高了林州市的土地管理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全年共依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350宗,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14宗,土地抵押登记10宗。2010年受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4起,报市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3起,同时行政诉讼应诉7起,行政复议应诉3起,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次土地调查】2010年,经过反复检核,全市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历时两年,已全部完成。通过二调工作的开展,第一次全面获取了各级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为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矿产资源】林州市共发现能源、金属、非金属、稀有矿产、水汽矿产五大系列32个品种,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矿、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砂、钠长石等10余个品种;其中铁矿石探明储量800万吨,主要分布在市域东部横水、河顺、东岗、东姚、城郊、陵阳等乡镇;白云岩探明储量8777万吨,石灰石探明储量36亿吨,遍布全市16个乡镇和4个办事处;石英砂探明储量24亿吨,主要分布在市域西部任村、城郊、合涧、石板岩等乡镇;花岗石主要分布在东岗教场、任村木秋泉、城郊黄华、姚村等地。2010年,共有矿山企业76家,其中铁矿企业41家,主要分布在横水、河顺、东岗、东姚、城郊、陵阳六个乡镇;非金属矿山企业35家,其中石英砂企业7家,主要分布在合涧、城郊,建筑用石灰岩16家,主要分布在横水、临淇、采桑、河顺、城郊等乡镇,白云岩企业7家,主要分布在河顺、横水、东姚等到地,花岗石2家,主要分布在东岗、城郊,大理石1家,矽线石开采企业有1家在横水,方解石企业1家。

【矿产资源管理】2010年,组织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8次,立案查处矿产违法勘查、开采案件6起,罚款8万余元,没收设备30余台件。加大了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力度,征管人员逐井、逐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并在此基础上签订缴费协议,全年共依法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47.8万元。

【矿产资源整合】2010年,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矿产资源整合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了林州市的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参与铁矿资源整合的矿业权共40个,整合为4个主体,16个采矿权和1个探矿权,所有参与整合企业已与整合主体签订了整合协议,整合率达100%。

【矿业权年检】2010年,应检矿业权76家,实际参检企业67家,年检合格67家,参检率88%,合格率100%。矿业权延续转件29个,有17个临时延续,7个正式延续,2个新证,1个转让,2个探矿证延续。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2010年,林州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22家矿山企业实行了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建立了储量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和变化的有关情况,为林州市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地质灾害防治】2010年,结合全市实际,组织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善了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和险情巡查等工作制度。全年共发放地灾防治工作明白卡149份,防灾避险工作明白卡3300余份,在重大地灾安全隐患点设立明显警示标志50余块。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010年,林州市先后组织实施了城郊乡南营村和东岗镇东冶村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南营村治理项目已获专家评审验收通过,东冶村治理项目正在检查验收之中。林虑山太行大峡谷景观被省政府评为了“全省十大优美地质景观”,对于林州市的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和林州品味形象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执法监察】2010年,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79起,涉及土地面积50.6公顷,收取罚款325万元,其中组织大规模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行动13次,拆除面积7870.6平方米。全年共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0起,移送司法机关8起,建议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次。

【卫片执法检查】2010年是林州市实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第一年,国家规定,违法用地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超过15%的将进行行政问责,林州市违法用地比例为6.05%。

【信访工作】2010年,林州市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27起,143人次,上级领导批转群众来信32封,市信访部门交办信访案件18起,上级国土部门交办信访案件11起。全部办理完毕,结案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为90%。

(常江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