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如题所述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扩展资料: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参考资料:知行合一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4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

1、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2、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

3、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重点是放在“行”上的。对此,作为阳明后学的黄宗羲心领神会。黄氏在其《明儒学案·姚江学案序》中指出,阳明先生“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

这是深得阳明良知心学精髓的精辟之论,也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重在行”思想的最好注脚。

能够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视角说明知行合一的,孙中山先生应该是较早的代表人物。他侧重强调了知难行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科学实践论)

   人民网-“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9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读过《传习录》,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宋明理学并非禁欲主义,所说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当的欲望,正当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饮食是天理,暴饮暴食、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对善恶也变得麻木,如同一面铜镜上生锈蒙尘,不能照物。当良知不为私欲所蔽而显现的时候,在王阳明看来,这便是行了。例如,当你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产生去帮助他的念头,这便已经是行了;如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你又没有去帮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产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阳明看来,一恶念产生,便也是行了;而绝其恶念,同样是行。很多道理人们自认为从小就知道,可是这些道理并没有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并不是真知。就像将百科全书储存在电脑里,电脑并不因此而“博学”一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8

在人生最迷茫困顿的时候,有幸接触到阳明心学,看的是津津有味,经常是读到深夜困的不行才去睡觉,阳明心学确实对人生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不是泛泛而谈,真正能理解透彻阳明心学中的精髓,人生一定会大有不同。


阳明心学“致良知”教你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真我”,内心恬静而强大。“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也是解决时间一切难题的强大武器。
今天我们谈到的是“知行合一”,究竟该如何理解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不了解阳明心学的朋友们可能会简单的理解“知行合一”就是不要光说不做,一定要说到做到,这就是知行合一。但是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里却不是这么阐述的,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在他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知是非善恶的一个东西,它无所不能,良知能够轻而易举的给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

那究竟“知行合一”该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问题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原理”,于是便有了那句著名的“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个支点如果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够长的杠杆就是“行”,不必给我这个支点,因为这个支点(良知)与生俱来,只需要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即可,用力压下去就可以撬动天地万物,人情事故。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无所不知没无所不能,面对父母时,我们将支点放到孝顺的位置;面对君王,我们将良知放到忠诚的位置;面对同事朋友,我们将良知放到真诚的位置;面对敌人,我们将支点放到利害的位置。确认好支点位置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力压下杠杆,便可事半功倍。



所以当良知光明时,就能撬动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就能快速找到处理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良知不明,支点位置不准确,你就无法撬动你想要撬动的事情,就是乱行,费力没结果,知行就不能合一。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践行“知行合一”。用内心的“良知”去指导行动,用行动的结果光复良知。

第4个回答  2012-06-22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生于明成化八年,卒于明嘉靖七年,享年58岁。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从而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从王阳明的任途生涯来说,这位明中期的大儒,应该说是一个忠诚的封建王朝的政府官员。从28岁中进士之后,他一路当官,从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御史,最后当到南京兵部尚书。但后来,没有人把他的名字和他的职位放在一起,而是牢牢地和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心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心学,实际上也很好解释,就是那种把“心”作为天下第一的世界观。“天地之所以位,由此心也;万物之所以育,由此心也。”“天下之物孰为大?曰:心为大。”

这种把主观世界放在第一性的认识论,早在南宋时期就在浙江发展,至明中叶的王阳明时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来源于孟子的性善说,与南宋陆九渊的心理说更有密切的联系,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王阳明把它加以总结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心学体系。所以说,王阳明是明朝中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身后一百多年,其学说一直就统治着思想界,他与他的弟子创立的这个学派,被人们称为“姚江学派”。他的主要思想是:

1.提出“心无外物”命题

王阳明继承和发挥了南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心即是理也”的学说,主张“心无外物”。他的所谓“心”,实际上是指人的精神活动,但把“心”的主宰作用绝对化了。王阳明把“吾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来源,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另外,与心外无物相联系的,他又提出“心外无理”,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与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在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命题中,他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关系,把人的感觉、意识绝对化、片面化,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2.提出“致良知”的主张

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才使“我”与万物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阳明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3.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行是知的条件,是到达取得知识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王阳明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而觉“有滋味”的不断深化过程。因此,“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替与天地万物同体并一气漳通的超然自乐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人格精神获得了高扬,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灵被提升为与天地同体无古无今的永恒,而这正是生命的体验过程。

从对王学的内在结构来看,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体验哲学。作为其心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美学,也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可以说是体验美学。所谓体验美学就是审美主体通过生命体验那种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质上的超越性的审美意象或审美境界。王阳明的体验美学就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把握那种具有永恒性、整体性,直接性和超越性的“至乐”或圣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