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怎样走上文学之路的资料

如题所述

现在说的是我看别的书刊时写的:
瑞典文学院昨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57岁的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实现中国文坛百年梦想!而对于自己的文学梦,莫言则笑谈,少时以为写作可赚大钱,3餐吃饺子!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他6岁开始上学,小学五年级时遭遇“文革”,此后辍学在家务农十年之久,种高粱、种棉花,割草放羊、做各种农活。莫言曾这样描绘那段岁月:“每天在山里,我与牛羊讲话、与鸟儿对歌、仔细观察植物生长,可以说,以后我小说中大量天、地、植物、动物如神的描写,都是我童年记忆的沉淀。我作品中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描绘、乡土气息的浓郁也许是我在中国文坛上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莫言在村子里已经是一个很能干活的年轻人了。当时他的一位邻居是被遣返回乡的右派大学生。这个学生以前就读中文系,对文学很了解,在劳动的间隙向大家灌输文学的东西。他告诉莫言,自己在济南的时候曾认识一位有名的作家,这个作家很“腐败”,一天吃三顿饺子。“我们当时认为这不是神仙吗?当时一年都吃不上一顿饺子,好年头春节除夕的时候才能吃上饺子,我就感觉到如果一个人可以当上作家,这理想好远大。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以后可以写出一本小说来,是不是就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这就是我最初的、关于文学的梦想。”

文革中,文学资源极度贫乏,戏剧是样板戏,小说的数量更是少。在社会经济如此贫困、政治状况如此压抑的情况下,所滋生出的文学梦想,其实和真正的文学相差甚远。莫言把村里所有的书籍都看了个遍,《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隋唐演义》……虽然只是十几本书,但却为他打开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世界。“为了看那些书,我用了很多方法,有时帮别人干活,有时用东西去交换,看完后,我以为我把天下的书都读完了。”莫言笑着说,直到当兵以后,进了县里的图书馆,他才知道原来世界如此之大。

感念孙犁扶持

1976年莫言参军,走出了故乡高密。在部队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等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开始文学写作,并在一些杂志上发表作品。1984年莫言得到着名作家徐怀中赏识,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一届学生。

能够敲开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大门,与着名作家孙犁也有着莫大的关系。80年代,还是毛头小子的莫言在文学杂志《莲池》上发表了小说《民间音乐》,没想到受到了素未谋面的文坛前辈孙犁的赞赏。1984年,孙犁在《天津日报》发表文章《读小说札记》,专门谈到了莫言及该篇小说,认为小说的故事虽然并不典型,但却反映出农村的一些生活面貌,以及从事商业的人们的心理变化。文中,孙犁直言小说写得不错:“小说的写法,有些欧化,但根本还是现实主义的。主题有些艺术至上的味道,小说的气氛,还是不同一般的。”更称赞小说的主人公形象颇有“飘飘欲仙的空灵之感”。

多年后,莫言仍然感念孙犁先生对他的无私扶持,回想起来,正是该篇评论让他走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而这正是他创作道路上意义非凡的转折点。

莫言的作品常被形容为“大胆”。语言大胆、意识大胆,更是一针见血地描绘出现实的情况。他自己也说,自己是十分敢言的人。6岁时,他就曾因骂老师“奴隶主”而受到警告处分,他这说话直率的孩子于是总被父母提醒“少说话”。开始文学创作后,也许是想起父母的叮咛,莫言把名字中的“谟”字拆开,为自己取了“莫言”这个笔名,生活中的他也谨言慎行,反而把滔滔不绝的言说热情全都给了小说。

灵感来自艰困生活

在接受《世界新闻报》的访问时,莫言曾说,他许多创作的灵感都来自于在农村时的艰困生活。小时候,他特别喜欢吃,但在那种苦日子里,一个穷孩子没有太多的选择。有时做梦,他都会梦到和人抢食物。对他来说,食物也许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却也让人想起太多的屈辱与不堪。“回忆起往事,我就会感觉到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粮食。”

他说,当年时局不稳,老百姓躲日本军、国民党军,生活苦得让人无所眷恋,但人们还是要生活,还是要关心粮食收成,还是会为了钱财争吵,这,就是生活。然而就在那些非常痛苦的时候,人却会产生一种幽默感,一种朝向荒芜的幽默感,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安慰,也是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一点动力。

在莫言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体认到这种看似荒诞的幽默感,背后的无奈与悲凉,与潜藏其中的人性韧度。在他的故事中,那些普通的小人物为了尊严而挣扎,有时成功,但更多的时候是失败。那些故事闪耀着奇妙的色彩划过夜空,成为读者记忆中难以磨灭的闪亮星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3
就是噻,百度一下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