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案例分析题

小媛,女,21岁,大二学生。高考时因发挥不理想,来到高职院校。自侍成绩还不错,第一个学期没有太认真学习
小媛深受刺激,决心认真读书。她决定第二学期好好努力,争取第二学期考过英语四级,综合成绩达到班级前十名。第二学期里,她每天起来得比别人要早,也比别人要晚睡,总担心自己被抛到后面去了。但没想到第二学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看到别的同学好像不用读书、轻轻松松、毫不费力的就拿了综合奖学金,自己比别人付出那么多,可结果还是这样,不仅有点气馁。
第三学期以后,就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一天不如一天,明明知道自己要好好读书,可是上课容易开小差,思维很混乱,记忆力明显衰退,心里憋闷,考试前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总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好好复习一样。眼看就要毕业了,自己回顾这两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心里不禁惶恐。
问题:
(一)小媛目前面临的是什么方面的问题?(5分)
(二)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三)你给小媛什么积极的建议,改变目前的状态?(15分)

【1】该同学面临的是:期望值与显示差异的问题。
【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四次呢?从高考出结果开始这种心态就一直在做怪。2.学习方法不当。付出不一定和收获都成正比,但是只要是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努力了效果不佳,就应该从方法上找问题。3.是否有外因一直困扰着他。挥之不去,始终萦绕,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可能不仅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缘故。4.对自己的学校、专业、前途不抱有信心。始终处于迷茫焦躁、不甘心、不情愿的状态,有没有解决的方法。看似非常努力学习,实则是一种无奈和不情愿的心态,如何能够静心学习。
【3】建议:正视现实、志存高远。已经是目前的现实了,欣然接受,放下不必要的压力。给自己制定较为符合实际的短、中、远目标。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做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9
我也是一名大二学生,我深能体会小媛的感受。我也会在学习上感到困扰,学习比他人差但却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时间,我会想自己到底在哪方面不如他人,有时心里的压力特别大,上课又很容易走神,不断强迫自己学习。现在我不会想那么多,比以前开朗了很多,以前经历的挫折,遇到些许不顺心的事情都是侵袭我的抗原,我似乎有了对付这些抗原的抗体。所以,改变这种现状,要不断自我心理暗示,自信多一点,快乐多一点。
第2个回答  2020-06-18
由于他年幼丧母,父亲弱势,造成他人格的不完整、成长畸形,因此首先给与他的应该是人性的关爱,了解他的长处(优势所在)并将其发扬光大,以此来提升他的自信和成就感,双管齐下应该会有效果。关键是能和他交心的朋友,才能引导他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第3个回答  2012-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