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班上一些同学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并邀约其他同学一起抵制老师,导致上课师生互动出现困难,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做?

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难免产生矛盾。面对矛盾,老师如果缺少理智,采取过激言行,往往导致矛盾激化,进而演变成抵制和冲突。而师生冲突必然伤害师生身心,导致教育的失败。那么。如何理性地化解师生矛盾,避免对抗性冲突呢?

一、从自我出发,做一个出色的老师

一般来说,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很少与学生发生冲突。因为受到学生尊敬的老师往往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的敬业精神、风趣幽默的谈吐、整洁洒脱的衣着仪容、健康向上的心态、轻松愉悦的表情、正直豁达的个性、廉洁无私的品行,甚至精湛的绝活……

但是,说实话,如今当老师越来越难。现在的学生眼光高、想法多、胆子大。老师要形成自身的优势,仅靠大学里所学的那点东西,肯定杯水车薪,没点真功夫,还真拿不下教育这“瓷器活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出色,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知识要不断更新,吐故纳新;思想要不断升级,与时俱进;身体要经常锻炼,活力四射;爱好要广泛,懂点时尚。终身学习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二、用表扬代替斥责,师爱使学生平和

那些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学生”,在班里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习惯于对他们大声斥责、批评,却极少关心、关注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破罐子破摔,以至耽误自己的一生。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缺点也正是优点,优点也恰是缺点。任何人都会有缺点,也肯定有优点。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审视学生。如果我们真心爱学生,一定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于“问题学生”,老师若能用表扬代替斥责,用关爱使他们的心回归班集体之中,他们一定会因为感激而平和,因为回归而自爱。

三、让学生把话说完,创造对话的机会

在生活当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被剥夺解释的权利。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声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成耳边风,甚至在内心深处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种下逆反的种子,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一些学生犯错误,往往是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跟老师争辩。如果这时不给学生争辩的机会,不让他通过“顶嘴”来分清是非,就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错误的认识得不到纠正,会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所以,老师应该有足够的民主作风,切忌为了面子而置学生的“苦衷”于不顾。要有耐心,真诚地倾听学生的理由,要营造一种辩论的氛围,让学生们相互辩论,甚至多次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理。学生的创造性也会得到保护和开发,从而终身受益。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可以让我们减少“冤假错案”。

四、智慧的妥协是一种美丽,会把学生发展的路拓宽

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冲突肯定是双方互不相让。客观地说,在冲突当中,老师起着决定作用,是事态演变的主导方。误解学生、语言失控、行为失控等等,都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我们缺少平等思想,缺少对学生的尊重,缺少多元化意识。

从某种角度说,因材施教其实就是妥协,是一种智慧的妥协。不要强人所难。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多样性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个社会需要知识分子,也需要农民、环卫工人、汽车司机……我们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大学生。老师们,让我们学会妥协,就让学生像花儿一样,自由地开放吧!

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和谐号教育名师到校为你解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1 积极化解自身的抵触情绪
如果你的抵触情绪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偏激引起的,那就要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认清行为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断提高自身对缺点或问题的认识能力,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是因为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化解自身的抵触心理。
2 学着换位思考
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共情,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我们要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善于提问题,因为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得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
3 正确看待“严”老师
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严师出高徒”,严格正是老师培育人才的需要,也是老师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老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苦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诚恳接受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从而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我们要看到抵触情绪背后的积极因素。其实,你有抵触情绪表明你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从另一方面来讲,你的抵触情绪也折射出了教师教育方式不够合理的一面。它也会提醒教师和学校改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第2个回答  2018-09-19
1 积极化解自身的抵触情绪
如果你的抵触情绪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偏激引起的,那就要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认清行为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断提高自身对缺点或问题的认识能力,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是因为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化解自身的抵触心理。
2 学着换位思考
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共情,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我们要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善于提问题,因为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得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
3 正确看待“严”老师
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严师出高徒”,严格正是老师培育人才的需要,也是老师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老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苦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诚恳接受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从而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我们要看到抵触情绪背后的积极因素。其实,你有抵触情绪表明你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从另一方面来讲,你的抵触情绪也折射出了教师教育方式不够合理的一面。它也会提醒教师和学校改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第3个回答  2018-10-04
一、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的心理原因。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其二,对老师的错误认识;其三,家长的影响;其四,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等。现代青少年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反判精神,经常出现与老师、家长“对着干”的现象,有时他们的行为甚至在大部分老师与家长看来简直是离谱、过火。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面对青少年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束手无策。大多数抵触老师教育的学生其实还都是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某些管理不理解或不赞同,敢于表达出来,这本身是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走向人文化、走向素质化的有利条件,这样的问题解决好了,这样的学生教育好了,都是我们教育的硕果。我们在做这样的学生工作时,就要把握技巧,就要学会做一簇温暖的火苗,去融化那些“拒绝强化的冰”。
二、寻找根源,以亲情感化学生。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忙琐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如再遇到有学生“顶牛”、“冷战”,自然会激起心头怒火。但是严厉指责,“以暴制暴”的教育结果往往像“拍皮球”,拍很越重,弹得越高。诱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忽视、冷淡有缺点的学生,不尊重他们;对待学生的错误处理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没有明辨事情真相,颠倒黑白,错怪学生;无端指责;或者是学生的正当利益得不到满足,这样学生内心不服气,便产生抵触情绪。
有一次大早,我突然发现一位学生在抄别人的数学作业,我便当场撕了他的作业,并罚他每题做十遍。结果该生没有做,还顶嘴说“别人为何只每题做五遍,我要罚十遍。”原来是这样,对待每个学生的罚作业情况不同,导致此学生对老师的恨,因为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对于学生“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抵触情绪不能一概而论,要认清性质,探清其根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开始自己不明根源横加指责,怪不得他要抵触老师。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坚信学生内心的纯真,以亲情促学习,解决问题、化解彼此矛盾自然就容易多了。可见,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认真分析学生抵触情绪所产生的原因,区分抵触情绪的性质,理清化解抵触情绪的思路,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地疏导和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另辟蹊径,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有很多,苦口婆心也好,大发脾气也罢,一个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往往对这些方法会麻木不仁,没有感觉了。但是急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使问题再出问题,所以还是必须要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学生,细心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当时情绪,另辟蹊径,循循善诱,对学生的抵触情绪会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只有想到把爱洒给学生,不急于批评,改变批评方式方法,耐心教诲,才能让学生不产生抵触情绪,不断走向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轨道上来。
四、情感交融、不急不躁。
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理解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学生,而应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班主任本身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也就是班主任的昨天,当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时,我们可把学生此时的处境或出现的问题或所犯的错误和自己做学生时情景比照,想一想自己与学生同龄阶段时不羁行为和怪异想法,及时地找学生谈心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老师能以心换心,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去理解和帮助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这样就会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感情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与自己是心心相通的,因而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理解,更有利于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份关爱。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个性千差万别、可塑性又很强的孩子。因此光是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累了自己 ,苦了孩子。中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情感易冲动的学生,老师更要以“朋友”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多采用鼓励和关爱的方法,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第4个回答  2018-10-12
1 积极化解自身的抵触情绪
如果你的抵触情绪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偏激引起的,那就要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认清行为上的正确与错误,并不断提高自身对缺点或问题的认识能力,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是因为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化解自身的抵触心理。
2 学着换位思考
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共情,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我们要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想法,善于提问题,因为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得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
3 正确看待“严”老师
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严师出高徒”,严格正是老师培育人才的需要,也是老师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老师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苦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诚恳接受老师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从而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我们要看到抵触情绪背后的积极因素。其实,你有抵触情绪表明你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从另一方面来讲,你的抵触情绪也折射出了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