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语言艺术的语言艺术的修辞性

如题所述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讲究怎样把话说得对,修辞是讲究怎样把话说得好。语言学家吕冀平曾指出:“语法管的是‘对不对’,修辞管的是‘好不好’;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语法是基础,修辞是加工。” 这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语言来说的。在电视语言尤其是电视新闻语言中,同样要讲究语法和修辞问题。

电视语言的语法,就是单位意义上的电视符号(如单个画面、声音、解说等)相互之间进行组合、结构和表意的规则。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就是如何把一个个画面、一段段声音、一句句解说,进行有机结构组合,并匹配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把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完整,让观众看得明白。严格说来,电视的摄像艺术、编辑艺术和光线、色彩艺术,就是讲求电视语法规律的艺术。

电视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它不是以电视的单位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是电视语言的整体意义和表达效果。在电视新闻中,电视修辞是通过画面、声音、文字、影调、色调等元素的整体效果来表述新闻事实的。也就是说,电视修辞不仅仅只关照画面和镜头,也关照声音、文字、影调和色调,并特别关照它们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新的意义和整体效果。

这里,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于1996年8月1日播出的节目《难圆绿色梦》为例,重点探讨电视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修辞问题。之所以选取这一节目为案例进行分析,一则因为这期节目修辞手法比较明显,修辞手段比较丰富;二则因为这期节目在“焦点访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之后,受到《难圆绿色梦》的启发,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乃至于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逐渐学习、模仿和发展类似的电视修辞和艺术手法,并在实践中将电视修辞和报道艺术发扬光大。如果说,现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的一些新闻类节目尤其是深度报道类节目好看了,语言艺术和修辞方法丰富了,更加符合电视语法规范了,以《难圆绿色梦》为代表的深度报道类节目功不可没。《难圆绿色梦》在一定意义上开辟了我国电视新闻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之先河,在我国的电视新闻语言和修辞艺术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难圆绿色梦》的语言艺术和纪录风格

《难圆绿色梦》讲述的是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园子塔拉村一位老人植树治沙的故事。园子塔拉位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的北部边缘,北依黄河,与包头市隔河相望,东、西、南则被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包围。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干旱少雨,气候条件恶劣,不利草木生长。这里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的一部分。在当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难圆绿色梦》中的主人公名叫徐治民,当时已经82岁了。他在园子塔拉种了一辈子的树,曾长期担任园子塔拉林场的场长。30多年来,徐治民亲手栽种的各种树木共计6000亩。为此,他曾经出席全国群英会,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表彰徐治民一生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功绩,1986年,达拉特旗人民政府还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以彰显功德,昭示后人。这种给活人立碑的情形,在全国实属罕见。

笔者以为,从内容上区分,所有的新闻报道可以分为四大类:新闻事件类、新闻人物类、新闻问题类、新闻预告类。从表面看来,《难圆绿色梦》是讲述徐治民这个植树治沙典型的,属于人物类报道;实际上,《难圆绿色梦》重点讲述的是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保护绿色家园的重大环境问题,属于问题类新闻报道。所以,该节目就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徐治民从老朋友金琦那里得到园子塔拉的树木被一些人滥砍滥伐的消息之后,执意要回到园子塔拉再走一走,看一看;暗线则是围绕园子塔拉林木被村民滥砍滥伐这一新闻事实,以徐治民为代表的“护林派”和以村长高才为代表的“毁林派”之间,两种观念和行为的冲突。这则新闻作品反映题材重大,叙事手法新颖,报道风格清新,催人深思和警醒。

一、报道切口巧妙,以纪录片的风格叙述新闻事实。《难圆绿色梦》的开局,是四个依次叠化的全景:黄沙漫漫的沙漠镜头、以一株枝丫歪斜的枯树为画面主体的横摇镜头、一老农荷锄艰难在山坡上行走的剪影镜头、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大全景(渐隐并推出主持人章伟秋在演播室出镜近景)。随着开篇第一个镜头的出现,当地老农吟唱的一支高亢、沙哑并饱含沧桑感的陕北民歌同时响起:

“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七十里的路来我寻徐治民你。来寻你呀你不在,你在那个园子塔拉把树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最难的就是第一句话。电视新闻报道也是如此。第一个镜头、第一句声音和第一个段落,往往决定了整篇报道的方向和基调。这篇新闻报道的开局,富有明显的纪录片色彩。黄沙、枯树、夕阳、老农、绿色长城和剪影效果,无不在烘托和反映着一个主题:沙与树、人与林、绿色长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则报道的一开始,就巧妙地通过纪录片的方法和艺术手段,开门见山,交代了新闻主题和新闻人物。

此外,在新闻作品中,用山曲和民歌反映新闻事实、交代新闻主题的情形并不多见。在《难圆绿色梦》的开局第一段,记者通过陕北老农吟唱山曲的形式,不仅交代了植树治沙的报道主题,也交代了新闻人物——徐治民。其实,“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这段歌词是徐治民的老朋友、达拉特旗原林业局长金琦创作的。由于徐治民在园子塔拉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当地老百姓打心眼里敬仰他、爱戴他,才使这段歌词通过陕北山曲的形式在群众中传唱。毋庸置疑,歌曲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当地老百姓用唱山歌的形式歌颂徐治民,足以凸现徐治民老人在园子塔拉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威望。在新闻作品中,刻画一个人、表现一个人的手法有很多。但是,通过唱山歌的形式去表现和刻画一个人,显然效果特别好。这里,只用三两个镜头、一两句山曲,不仅报道主题立现,人物形象也立刻树立起来了。

二、重视刻画细节,以画面和声音细节表现新闻主题或映现人物心理。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是新闻报道中最有个性的语言。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有了细节就等于有了血肉和生命。在电视新闻作品中,细节是指那些能够反映题旨内涵、凸显事物本质特征或映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新闻眼”。是那些重墨刻画、突出表达和特意渲染的部分和内容。在《难圆绿色梦》中,就运用了多处细节。如:

1、徐治民老人在得知园子塔拉的树木被村民大肆砍伐的消息之后,悲愤痛苦的面部表情(特写,画面细节)——该镜头表现了徐治民对于园子塔拉及其一草一木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于林木被滥伐之事的痛惜之情;

2、徐治民弯腰屈背、手扶墙壁、步履蹒跚的动作(特写,动作细节)——表现了徐治民老人不顾年老体衰,执意要到园子塔拉现场去看一看的急切心情,进一步刻画了他对于园子塔拉的特殊感情;

3、一群山羊在园子塔拉啃吃枝叶的情景(小全景,画面细节)——该镜头没有铺设解说词,形成静默,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园子塔拉被毁的惨状和无政府主义状态;

4、徐治民老人乘车来到园子塔拉后,从车窗里往外看园子塔拉大批林木倒伏在地的破败景象(近景,画面细节)——以白描手法,通过车里老人的近景、车外景象的全景反复组接,形成平行蒙太奇,映现老人难以名状的心理活动;

5、徐治民老人瘫坐在被高才砍伐的树王的残桩面前,用拐杖清理残桩上沙尘的镜头(特写,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表现徐治民对于树王被砍的痛惜、悲愤和无奈之情,反衬了高才等人的无知和可耻;

6、园子塔拉沙尘弥漫、风声凄厉的镜头(全景,声音细节)——表现了园子塔拉恶劣的生存环境;

7、记者来到当地男孩李磊家,李磊奶奶用扫把清扫床上沙土的镜头(近景,画面细节)——表现了风沙肆虐的现状与沙尘终年袭扰当地人的窘迫境况……

在《难圆绿色梦》中,类似的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乃至情节细节还有一些例子。这里不一一列举。这些细节,都有特殊的作用和目的。如果没有这些细节,这则报道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将大打折扣,整篇报道的思想性也将受到很大削弱。

三、前后呼应,首尾相顾,新闻报道体现韵律魅力。如前所述,《难圆绿色梦》的开篇镜头,是黄沙、绿树和陕北老农的剪影效果,同时逐渐响起的是歌颂徐治民的陕北民歌,具有诗情画意和韵律的魅力;节目结尾的部分,先是歌颂徐治民的山歌再次响起,接着是主持人章伟秋在演播室出镜点评,最后推出徐治民老人坐在其纪念碑前台阶上的镜头,伴随着老人的喃喃自语“白栽了,白栽了,沙子又活了。有了树才有了粮食地。把树好好保护住,又治沙,又治风,那,治得多了……”,整篇报道结束。这里,结尾部分的人物与节目开篇的人物相呼应,前后声音也相呼应,显得荡气回肠、意犹未尽,也体现了对称之美、韵律之美。

四、穿插、并用多种文学性艺术手段,增强新闻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传播效果。新闻作品是否可以掺杂具有文学色彩的艺术手段?艺术性会不会损害真实性?笔者以为,新闻的本质是“真”,容不得半点虚假。新闻作品的第一要务是要尊重新闻事实,尊重新闻的真实性,恪守客观、公正、中立和真实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坚守真实性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借鉴具有文学色彩的艺术手法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强化作品的思想性,提高作品魅力和传播效果。这方面,电视新闻报道因传播符号丰富、传播渠道多样,应该比平面媒体有着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