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六章雍也篇

如题所述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关于“觚”的感想,我曾经看到这样一篇帖子,转给你分享一下,很有意思:
觚不觚?觚哉!觚哉!
看到这句话,我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上课的孔子。
孔子在台上讲解“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说文化是由简到繁,不断变迁,不断发展的。
在齐国起萌,在鲁国成熟的文化,虽然表面上变化了很多,但本质上是没变的。
什么是文化的本质,什么是道的本质。
台下愕然。
这时,孔子拿出一极其精美的觚,往讲台上一放,极具气势地问道“觚不觚?”
孔子见众人不答,又问一遍“这是不是一个觚?”
这个觚已经不象一个觚了,因为它极其精美。
很难说这还算不算一个觚,因为它极其精美。
良久,有个声音说“觚哉,觚哉”。
是的,它还是觚,只要它还是用来装酒的。
这时,孔子笑了,台下笑了。
于是,这个经典的一课,永远留在孔子学生的心里,只要谈到“道”,学生们就会想起“觚不觚觚哉觚哉”,想起老师,想起那美好的时光。
自古以来,读书学问有一致命的陷阱。
是文化、学问太过精美,读书人容易迷失其中,却忘记了读书学问的本来目的。
王守仁有一学生叫冀元亨,他老婆说:“吾夫之学,不出闺门衽席间。”
学问在冀元亨那里,学问是真正为实践服务的。
而事实上,我们早就忘记用学来的东西服务实践
好多花哨而不实用的东西充斥这个社会中
究竟是为学而学
还是为实践而学
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却往往迷惘其中
详见
http://www.readfree.net/htm/200905/4740181.html
第2个回答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