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竞业限制”?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8
什么是竞业限制呢?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最长为三年。
竞业限制条款在劳动合同中为延迟生效条款,也就是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的内容。用人单位应当在终止或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经济补偿标准、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在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应当同时约定具体的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内容,但不得再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
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05
  首先,我先贴一点关于劳动法中 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
  所谓竞业禁止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中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对竞业禁止的对象做出明确限定,因此,雇佣双方自愿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的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对于竞业禁止的补偿金数额,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和权威的规定,按照深圳和珠海的相关规定,补偿金的数额须不少于该员工年收入的2/3和1/2,如果补偿金支付的数额较少,法院通常也会判决该竞业禁止协议无效。

  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竞业禁止作出如下规定: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我认为存在以下的一些情况:
  第一,你的职位级别是属于公司最低层次,如果你能证明你的工作不涉及到关系公司利益的核心商业机密的话,你就不属于“第二十四条”中的人员范围;我想这个很难,因为如果企业要搞你的话,他可以通过方方面面的举证来证明你工作的重要性,在这点上,劳动者是弱势的。

  第二,根据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二)》第四条
  第(二)款“竞业限制协议对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形式等未作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公司给你 30%的补偿不存在问题。但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我认为这个是有失公平的。深圳法律是2/3,江苏劳动合同条例里是过去12个月收入的1/3,都远远高于你基本工资的1/3。

  所以,个人建议你不签定这个协议,从协议自由的角度出发,贵公司本身这个协议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签不签字是你的自由了,如果你签定了,就表示你认可了。那就只能执行。
第3个回答  2012-07-29
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和原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第4个回答  2020-04-08
竞业限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内容,根据本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的规定,它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 具体来说,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