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编 和 人事代理 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定义。

1、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出国政审等全方位服务,是实现人员使用与人事关系管理分离的一项人事改革新举措。

2、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二、分类。

1、代理分类从人事代理的对象来看,可分为单位委托代理和个人委托代理。从人事代理的内容和实际操作角度划分,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依托的基础性代理,包括如前所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内容;

二是以人才中介为基础的服务代理,主要包括委托招聘、人才推荐、人才派遣、人才测评等;

三是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的公共人事事务代理,或社会化代理,主要包括人才规划、职业设计、人事诊断、人事管理咨询、人才资源开发等。

分为单位委托和个人委托;可全权委托代理,也可单项或多项委托代理。

2、编制分类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三、服务对象和实施范围。

1、人事代理

各类非国有(三资、集体、民营、乡企、私营等)单位和其他自愿委托的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

下列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即各类流动人员)应 该进行人事代理。

(1)辞职、辞退和解除聘用合同的人员;

(2)各类事务所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聘用的人员;

(3)各类非国有单位聘用的人员;

(4)自费大中专毕业和毕业研究生;

(5)自谋职业的军队转业干部

(6)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

(7)其他各类流动人员。

2、事业编制

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事业编编制有编办备案,档案在人事局,人事代理其实就是你们单位自行招聘或者报上级自行招聘的人员,事业编工资来源是国家财政,人事代理编制工资来源是自己单位。所以可以看出其实人事代理编制就是单位招聘的临时工,有图有真相,请看来自河南省省政府对濮阳市清丰县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代理人员的回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事业单位在编是指:国家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在职职工,由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工资,并享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全部待遇。说白了,就是国家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有正式工作。

人事代理是指: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没有在国家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找到正式工作,可将其本人的人事档案暂时存放到当地的人事人才中心,并签订相关保管协议,支付一定的费用后,人才中心代为保管毕业生本人的人事档案,并负责做好其转正定级、工资套改等一系列工作。说白了,就是在私人企业等单位打工,但办理人事代理后可以从办理之日起计算工龄,如毕业生以后有机会进入到国家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这个工龄时很重要的,影响到工资等相关待遇。
第3个回答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