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中一道政治题,急求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教育体系?并列举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创新。

科教兴国 如 :九年制义务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30
中国教育体制  教育部作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各直辖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各省、自治区设有教育厅,各地方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教育局或教育办公室。
为了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全民教育的历史性成就。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水平不高,全民教育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把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鼓励民间多渠道、多形式办学。
中国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指3—5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幼儿园111,752所,幼儿教职工90万人,在园儿童2036.02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为43.8%。幼儿园一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初等教育指6—11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小学456903所,小学教职工634.02万人,小学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个人和民间团体创办的。
中等教育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全国共有中等学校93968所,在校生9415.21万人。中等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
高等教育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96所(截止2002年6月20日统计),民办普通高等院校72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103万人,在校生413万人(1998年底统计数据)。成人高等院校718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民办成人高等院校4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20万人。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国家“九五”计划期间,提出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继续教育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6万所,在校生6293万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280万人;成人初等学校5万所,在校生227万人。
“十二五”开局在即,中国教改以十大改革试点作为突破口再度发力。此次试点改革内容,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园难”、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重点难点,更遵循了统筹谋划、循序渐进的思路,彰显出我国以坚定的态度、稳妥的步子,勇“啃”“深水区”硬骨头的决心。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教育工作尽管有许多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但就全局来讲,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9—1989年,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共毕业1705.66万人。1949—198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数比1928—194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数增加了35.6倍。1949—1989年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数比1931—1946年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数增加了8.3倍。
普通高等学校从1949年的205所增加到1989年的1075所,本、专科在校学生从10.65万人上升到208.21万人,分别增加了5.24倍和16.87倍。中等专业学校从1949年的1171所增加到1989年的3984所,在校学生数从22.88万人上升到217.75万人,分别增加了2.4倍和8.52倍。研究生1989年在校学生数比1949年增加了160.11倍,达10.13万人。
1949—1989年,中国的普通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普通中学4045所,在校学生数103.90万人,1989年上升到8.96万所和4554.02万人,分别增加了21.14倍和42.83倍。1949年小学34.68万所,在校学生数2439.1万人,1989年小学达77.72万所,在校学生数为12373.1万人,分别增加了1.24倍和4.07 倍。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到 97.44%。幼儿教育也发展得很快,1989年幼儿园达17.26万所,在园幼儿1847.66万人。
职业教育发展也很迅速。1989年技工学校达4102所,在校学生为126.7万人,而1949年技工学校才3所,在校学生仅2700人左右。1989年农业、职业中学达9173所,在校学生为282.27万人,比1980年分别增加了1.77倍和5.22倍。许多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1949—1989年,中国的成人教育也得到普遍发展。1989年全国各类成人学校达27.2万所,在校学生达3661.32万人。其中,成人高等学校达1333所,在校学生为174.11万人;成人中等学校达5.63万所,在校学生为1541.11万人;成人初等学校达21.43万所,在校学生为1946.1万人。1989年,全国农村有395.55万人参加识字学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高等学校也是全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7年高等学校有6项自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奖金。1982年7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评选的自然科学研究122项重要成果中,高等学校(包括与其他系统合作的项目)获奖56项,其中一等奖4项。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大部分被推广和运用到国防、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高等学校的文科科学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保证了教学的需要。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如校舍,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也有了极大的改善。1977年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逐年增加了教育经费。在1979—1981年间,教育经费在国家事业经费中的比重由9.95%提高到13.5%;教育基本建设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提高到3%。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泛地开展了外事国际交流,派遣和接受了大量留学生。在50年代,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主要是在苏联和东欧等国之间进行。据统计,先后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和进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国家的较少。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 放的政策,教育国际交流日益增多。1978—1989年间共派 遣留学生3.38万人,其中毕业回国的留学生1.65万人。同期,外国来华的留学生人数达1.29万人。此外,中国教育系统还广泛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 程度地同外国学校建立了不同的校际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的教职工队伍。1989年全国各级普通学校的教职工数达1326.84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11.97倍。1989 年各级成人学校的教职工数达77.0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39.42万人。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质量也在 不断提高。
近二十年来,全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和合格劳动者。
现在,全国已有65%以上的人口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由1978年的18.5%下降到6% 以下。 基本改变了我国文盲、半文盲大国的状况,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通过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的三级分流,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 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目前已经达到56%,2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培 养了2770.22万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 我国原有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已得到补充和充实。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成绩显著。全国已经有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 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数以亿计的职工和农民接受了 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文化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来,报考人数累计已达到2000多万。
高等教育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培养了一大批专门 人才。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由1978年的89.1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近590万人,大学毛入学率从 1.4%提 高到9.07%,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20年来高等教育共培养本专科和研究生1801.15万人,其中博士生3.6万 人,硕士生39.46万人;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和学科为宗旨的“211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面向21世 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教育体制专项改革包括10大试点任务:基础教育有3项,分别是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高等教育有3项,分别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另外4项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旨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日前表示,试点任务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项任务在确定试点地区时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的布局。
改革试点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教材、考试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是在办学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建立健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是在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30
请问这个是历史学科的题目还是政治学科的题目?追问

政治

第3个回答  2012-06-3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确认了教育和人才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用,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1.学校教育重新得到重视,教师和知识分子恢复有尊严的社会地位,学校开始抓普及和质量,迅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2.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奋斗,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
3.国家加强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西部和人口大省高教发展倾斜支持,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4.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理论创新、国家和区域战略决策咨询、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5.国家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制度,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顺利进行,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师德建设总体上不断加强,涌现出孟二冬、方永刚同志等大批先进典型。
6.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办法。高考改革稳步推进,在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7.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标志我国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治教轨道。至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育专门法律,另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国务院制定了教育行政法规数十项,各地出台地方性教育法规数百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数百项教育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追问

简洁点,几句话

追答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至今共通过了《教育法》等8部教育专门法律。
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
广泛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
国家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制度,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