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有皇帝的一般儿子什么区别

DDD

  皇太子是中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国汉朝时期,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属国王之子,亦同。
  汉语中,欧洲君主国的正式继承人一般称为“王储”或“皇储”(crown prince 或 crown princess)。
  备注:此图是大明衣冠——皇太子冠服之常服
  中国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立嫡以长”,就是说,如果有嫡子,那么要立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皇太子的方式是“立子以贤”,就是说,要看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唐制)。
  由于皇太子的极大的权力,所以往往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例如汉景帝废栗太子、汉武帝诛杀卫太子等;而力量强大的皇太子由于不满皇帝的约束、也会有叛逆、乃至弑君。前者如卫太子不满汉武帝宠幸佞臣江充、发东宫兵欲诛之;后者如隋高祖的第二任皇太子杨广弑其父。 另一方面,由于觊觎皇太子的储位,皇帝的儿子们往往相互倾轧、甚至兵戎相见,这样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通常,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皇太子顺利册立、顺利继承皇位的并不多见。 随着皇帝权力的不断加强,皇太子的权力越来越被削弱。但是反过来,正是由于皇太子的权力不再对皇帝构成威胁,皇帝有足够的权力来约束他的其他儿子们,所以后期的皇太子顺利继位的反而比较多,这一点看明朝的历史可知。
  清世宗雍正帝开始,有鉴于康熙时期皇太子两立两废、诸王争储的教训,正式宣布了不再预立太子的决定。改为亲书密封,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书密旨一道,藏于内府,以务勘对。自此公开册立遂改为密建之制。不过,乾隆、咸丰两朝,还是有立太子的记录。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261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3
太子是接班人,相对于其它皇子来说,太子有特殊的权力和地位
第2个回答  2009-06-03
皇太子一般为嫡长子或者是皇长子……和一般皇子的最大区别是他有权继承皇位
第3个回答  2009-06-03
那就差的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