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体会跌跌撞撞与自己相认的美好

如题所述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这本书的逻辑是先让我们认识大脑,然后了解潜意识和元认知,再讲专注力,学习力和行动力,情绪力,然后具体讲该怎么改变,分为五大方法,早起,冥想,阅读,写作和运动。
一,作者从大脑说起,我们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通常而言,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我们平常焦虑,其实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缺乏耐心也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当我们清楚了上述规律之后,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
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耐心呢?
拥有耐心3步走
1.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先认识,再接受,慢慢来
2.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先吃苦(工作或学习),后享福(娱乐或休息),按顺序
3.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多角度,找意义,行继续
终极--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为理智脑服务,用天性打败天性。
二,了解潜意识要从两方面:首先,消除模糊认知(模糊的感性归入需要克服的天性的范畴);然后,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A: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模糊分为三种:
第一种认知模糊,人本身是懒惰的,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倾向于停留在能力的舒适区,对舒适圈以外面临的问题视而不见,记录自己的缺陷,并相应的学习扩张自己的能力圈是消除认知模糊的关键点
第二种情绪模糊,当我们对某件事情不舒服或者抵触时,我们应该问自己,是什么使我们有这种情绪,这件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直面消极情绪
第三种行动模糊,在时间充裕时,脑海当中有多个目标浮现,但不知从哪入手,这是应该在众多目标中细化具体化,建立一条单一路线,形成规划
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因此,要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总之,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我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成长的速度,还有成长的模式。在这条赛道上,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B: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理性思维虽然很高级,但在判断与选择方面可能并不具有优势,它那蹩脚的性能实在无法与灵敏快速的感性媲美。所以,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选择时。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那么如何捕捉感性呢?有6点
1.最(程度):最触动自己的事情与人
2.总(频率):挥之不去,经常想到的
3.第一:无意识的第一反应与念头
4.梦境(潜意识)
5.身体:关注倾听身体会如实反映
6.直觉(第六感)
三,元认知:拥有觉察力和自控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元认知能力强的表现:在有多种选择时,找出最重要且唯一的选项,对模糊零容忍。
成为思维舵手,有三种办法: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四,专注力:情绪专注和学习专注
A:情绪专注,解决分心问题。
我们平常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因为身体受困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我们增加专注力的练习,其实秘诀就一句话,把感受收回来,认真的体会当下的感受。(把感受回归行动)
投资和专注力练习是一样的道理:分为3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
B:学习专注:主动选择信息,然后深度沉浸。
要想达到学习专注,首先要“主动选择信息”,然后“深度沉浸”。前者是入口,后者是关键。
而如何深度沉浸,正确的方法具有四个特征: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将大目标进行分解,一段段攻克
2,练习时极度专注:沉浸式的投入节约时间,也是灵感的来源.(因此,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在简单和困难之间
五,学习力: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匹配、深度、关联、体系)
A,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也就是说需要循序渐进的去成长。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B,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深度学习真正的开始: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先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钻研一手知识。比如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不要“二手干货”
2,深度缝接新知识: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3,输出成果去教授:复盘,每日反思,最后能达到教授的木的。
在深度之下,广度更有意义,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C,关联:高手的“暗箱”
关联是种底层能力,它不仅体现在高层,也体现在低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提出了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这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D,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一些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者观点,整合成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触动学习法)
仅仅触动还不够,还要进行关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因此,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最后,学习需要及时反馈。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自从有了文明和理性,人类的学习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
因此,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六,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A,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用强大的意志力和天性进行对抗,是没有用的,自制力强并不代表行动力强。真正的行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自制力,大部分来源于注意力的“自动增强”。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这个时间我们就要和模糊划清界限,要有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B,打破阙值,跃向认知高层次的认知世界
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耍小聪明的人会因为结果不明朗,担心付出没有回报,所以不愿行动,以致永远停留在原地。
只有当我们真正做成一件事之后,才会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这样就不会想要那么多了,而欲望一少,焦虑消散,我们反而能更专心地做好手头的事情。
就某些时段来看,努力和付出偶尔会效果甚微。这个时候你要看自己的行动量,看它是否突破了发生改变的阈值。因为付出的努力必须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影响一个体系,而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时,你的行动就会收效甚微。
C,“知行合一”很重要
觉醒就意味着看清,意味着主动改变默认设置,并做出新的选择。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从大脑的学习机制推断,无论学习一项技能,还是养成一个习惯,背后都是相关神经元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关联过程。那么在一开始、在神经元关联很弱的情况下,做不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要放弃,要进行不断的练习。
只要不断练习,神经元之间的关联必然会越来越强,即使你感觉自己暂时在退步,也不要气馁,因为你可能进入了学习的平台期。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七,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A,保持足够多的心智带宽
在一定的前提下,贫穷确实会使人变笨,这不是因为贫穷让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贫穷造成的稀缺俘获了人的注意力,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
所谓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心智带宽一旦降低,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尽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在做重要之事的同时主动安排娱乐活动,尽量保持日程的闲余——这种方法是科学的、智慧的。
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心智带宽呢?有五帖。
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B,多维度看待世界
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往往是考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取智慧、成就事业,还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拓展格局、化解烦恼。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习惯用原始的单一视角对待所有问题。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我们每一次的观察、表达和行动,都只能影响这个多维世界中的一个维度。
当遇到一些生活琐事,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要,向上升级,向下兼容。表达自己的看法,首先要理解对方的看法,然后用向下兼容的心态引导对方。
C,动机转移
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关系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
一个人如果整天做自己不想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日子就会变得灰暗无趣,然而面对压力,我们真的就只能承受吗?未必。或许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只是被事情本身给占据了,因为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有觉知的人会适时觉察自己的行事动机是否停留在与目标任务无关的外部事物上,如果是,他们就主动想办法将其转移到内部,以拥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能力,而这种掌控的窍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1,为自己而做:产生内部动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立足于让自己变好。
2,为玩而做:既然动机可以转移,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得彻底些,让它变得更好玩呢?这绝对是个好主意!
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当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自由时,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呢?
八,低成本高成长之道(早冥阅写运)
A,坚持早起好习惯
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通常而言,早起可以让你有:清晰的时间安排、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受干扰的锻炼氛围、专注的学习环境、从容的工作心态、持续的个人成长等。
B,冥想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人和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你能多开发一个小球的脑力,就多一点竞争力。好在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大脑的7个小球是可以被训练的,借助恰当的方式可以让它们目标一致,共同协作。这种理想的训练方式就是冥想。
C,阅读
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健身、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
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其次通过大量的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顶级的思想。
因此,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这种交流谈话既不用花费巨额路费,也不用考虑时间限制,更不用担心对方缺乏耐心。你随时能接触到顶级的思想,只要你愿意。还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吗?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文字还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与千百年前的顶级思想家交流。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成为束缚,这可是无法轻易拥有的能量,但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获得。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看多了之后,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不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吗?所以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D,写作
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讲或者写的时候,要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两个小人都会很满意。
好的写作肯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之物重新解释。尽管这样做比较难,尽管一开始肯定做得不好,但它必定能让你迈进深度学习的殿堂,飞速进步。(通常类比法比较好用)
E,运动
身体是壳,灵魂是核心。灵魂需要身体来支持,身体用灵魂来体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运动后的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活动,比如阅读、解题、背记、写作、编程,等等效率会更高。
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最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年龄、扮演什么角色,本书都能对你有所启发。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极度焦虑的人,暂时缺少人生目标、过得浑浑噩噩的人,想变好但只知道靠毅力苦苦支撑的人,想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人,想了解底层成长规律、主动创造成就的人……如果你位列其中,这本书肯定能让你豁然开朗,并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6
2020年在Momself的创始人——崔璀的跨年演讲中,听到一句话「人生最美妙的事就是跌跌撞撞中与自己相认」。当时只觉得很美妙,如今读完《认知觉醒》后写感悟时,脑中又想起这句话。

每个人都在成长,或主动或被动。我在阅读和思考输出的过程,体验自己思维的变化,我对崔璀这段话有了体感。这本书让我又与自己的某一部分相遇了。

书中描述了一段“睡着的醒着的人”画像,与我相符

为什么会这样,以后又该怎么样?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从这里开始,用认知给了读者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用行动去实践,这份改变的力量既是给读者的,也是作者成长的真实呈现。每个人无不是在读书、识人、做事中渐渐了解自己,作者亦是如此。

01 先来说说作者和这本书

周岭——这个名字是我在师北宸写作训练营中得知的。开营直播中有学员问到周岭,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写作营的师兄(套个近乎.jpg)。北宸老师说:

这段话,让我我对周岭有了很大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有怎样的认知驱动,从一个写作门外汉,到畅销书作者。

书的前序中,周岭坦言他的觉醒之路从2017年开始。在此之前,他过着与普通人并无二致的生活,求学——工作——婚恋,不断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随波逐流。熬夜、酗酒、打游戏、刷手机、看八卦、睡懒觉也是常态。

后来,因为一场意外,身边两个关系极好的好友,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他“害怕”了,如果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那一年,他36岁,本着只要开始都不算晚的信念,开启了自己的反思、成长和觉醒之路:

3年2本书还畅销,如何做到的?事实上,畅销书是结果,盯着结果当然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启发。真正的因,值得每个在成长中迷茫的人去仔细阅读。

这本书里呈现了个人成长的全貌,是周岭的「心得」。首先对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概念进行解读,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看到」真实的自己。又从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不同力的使用策略介绍,帮助我们养成早起、冥想、跑步、阅读、写作等习惯。

与一般书籍最大的不同,这本书的创作不是在成功之后去回顾总结得,而是一开始并不知道会有这个果,只是自我边行动边反思边记录,最终汇成了一本书。

如书名和副标「认知觉醒,开启我改变的原动力」所述,周岭的改变来自于认知的觉醒,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

02 从大脑——一切问题的根源开始

人有头脑,这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人最大的困扰也来自于头脑。所以作者第一章就说到“大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1)重新认识我们的大脑

书中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三重结构——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发展于约3.6亿年前,最原始简单,主管对外界环境迅速做出本能反应。遇到危险就逃,看到猎物就追,喜欢简单、清晰、没有威胁,并且新奇有趣的事物。

情绪脑发展于约2亿年前,在哺乳动物中存在,主管情绪,使我们拥有情感和发展社会关系。为了生存,哺乳动物需要相互协作、共同抗敌,自然发展出恐惧、害怕、愉悦、兴奋、伤心等各类情绪,也拥有对同伴情绪的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关系。比如母爱的能力,看到美女帅哥就喜欢的能力(调皮.jpg)

理智脑是人类独有的,在250万年前开始出现,7-20万年前真正形成。它负责抽象思考、规划、设计和创造。得益于此,人类发展语言、建立文明、发明工具、创造科学等,从此人类也在这个星球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

2) 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

大脑的三重结构共同决定我们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做得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即天性的部分,而非理智。

因为天性中的两重大脑出现得更早;拥有大脑全部神经元细胞860亿的八成,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运行速度至少可达11 000 000次/秒,相比理智脑的40次/秒,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也更为节能,不会像理智脑那样一动脑子就感觉累。

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所以它们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放到现代社会就是「趋易避难」和「急于求成」。

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局面时,也会反过来PUA理智脑。

所以基于这样的规律,我们做不成事,并不是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意志力不够强大,而是天性太过强大。

了解大脑对我们行为的控制,给了我另一个视角,这种视角的转换是为了有觉知,作者说「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人,生而混沌,我们必须认识到,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03 如何利用大脑结构助力成长

大脑的三重结构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做得不是让理智脑与天性对抗,也不是强行依靠意志力让本能脑包揽一切。而是一方面学习知识、提高认知、让理智脑觉醒;另一方面通过认知更好地利用情绪脑和本能脑优势,对它们既包容又巧妙驱动。

1)阅读、学习,增强理智脑认知

大脑和肌肉一样,符合“用进退废”的原则,我们的习惯就是经历一次次的自我巩固而变得难以改变——越用越强,越强越用。想一想如何练就肌肉,大抵也就知道就如何练就大脑。

肌肉的练成有三个特点:1是量,这是一个非短期的过程,没有人21天就能练就肌肉;2是质,有拉伤的经历,通过力量练习让肌肉达到疲劳,一定是练到疲劳;3是法,如果有能力做到30分,每次就要再加2分,而不是轻松完成差事,当然还要配合饮食。

对应在个人成长就是三个认知;1要保持耐心,复利曲线也是在到达拐点后才“起飞”的,前期增长很缓慢;2要刻意练习,想要学会写作就一直写,想要做好演讲就不断去讲,想要学会游泳就下水游;3要在拉伸区练习,做踮踮脚尖能做到的事,既有成就又有挑战。

这是理智脑认知层面的,唯有通过学习知识,大量的阅读,看到一个个相似的因果,再提炼底层逻辑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使思考成为「本能」。

2)对情绪脑与本能脑的包容与驱动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不代表本能脑和情绪脑无用,它们才是具体干活的,并且力气大。如果能对他们加以「利用」,势必事半功倍。有几个「笨」办法,也是最有用的办法。

(1)写下来,为本能脑提供清晰力

有个寓言故事,说毛驴在两堆干草间不知道该吃哪个,最后饿死了。看起来愚蠢,其实我们的本能脑也类似,讨厌一切模糊,喜欢清晰。比如突然获得了一段自由时间,想做的事情太多,但都在模糊的脑子里,往往会在太多选择中最后拿起手机。

利用这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清晰力——把脑中模糊的重要事情「写下来」,看哪本书,什么时间看,看多少。体验过就会知道完全不同。

(2)拆解目标,让本能脑感到安全

常常听到职场吐槽「老板,你画的饼子太大,我胃不好吃不下」。放到成长来说,符合本能脑的反应,目标太大,还没有开始,难度系数就劝退了自己的身体。

利用这一点,我们能做的是拆解目标,把难度系数降下来,大目标拆成小目标,让本能脑感到安全。比如锻炼,最难的不是愿景不够美,而是穿上鞋出门的那一刹,那小目标就是穿上鞋出门,跑200米就好。本能脑便不会拒绝这个小任务,实际上大早上都出去了,又怎么可能只跑200米呢。

(3)捕捉触动,是情绪脑给的一颗糖

书中提到顶级的成长就是「凭感觉」,这里的凭感觉也就是指情绪脑「动了感情」。我们要利用这种感觉进一步关联,去链接。因为凡是触动感情的事情,首先说明它是我们的兴趣,其次切换到「创作者」的身份来看,能够触发人强烈感情的事,都是值得研究学习的。

拿阅读这件事来说,作者的阅读方式就是从自己喜欢的书开始,一本书只找一个触动点足以,书的知识和结构都是著书者的,思维导图做得再好过段时间可能还是忘记了。唯一能记得的一定是触动点,靠着这样的阅读方式。作者读了别人都读过的书,却写出了别人没有写出的畅销书。

04 知道不如做到,盯着该变量爬出成长的坑

对作者而言,为什么读的都是别人读过的书,却能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畅销书呢?书中提到一个成长权重对比:该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学习量在这里就是阅读量,一周一本书,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也会读出心流的感觉。阅读时也一定有非常多触动,但是触动没有被加强关联,没有思考为什么触动?这个道理还能用在哪里?我觉得好我该怎么用?那么在一周后,一个月后,这本书里还有什么,只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了。

但是作者每次阅读,都会找到一个触动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用这样的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考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写下来就是行动,写下来是用线性文字无限接近脑中网状思维的锻炼,作者说他从来都要求用5年、10年后还有价值的标准去输出。

最后行动积累到发生改变,就有了这本书。

这段经历和文字给我深深地触动,如果把序中描述的那个「睡着的醒着的人」看作是我们成长的坑,那盯着改变量学习就是爬出成长之坑的指明灯。

改变量是从一开始的学习动作中就该贯穿得长期主义思维。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不会在拆解目标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为了完成一个打卡任务而完成,一年50本书,根本不是目的。

改变量发生的路径,也向我们展示了我们需要正视的事实。这让我逐渐安放那颗,本能脑赋予地急于求成的心。

06 写在最后,一个有趣的体验

在“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一章中。关于早起,作者提到一个脑科学理论,就是健康成年人的睡眠多数是以1.5小时为单位,在快速眼动睡眠和慢速眼动睡眠模式中不断切换的。

最初入睡的前两个单位时间,即3个小时是深度睡眠,之后每个单位时间,睡眠模式切换的档口,有微醒的状态。也就是人会在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几个节点微醒。如果遵循这个睡眠周期,在这些时间起床,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反之,即使睡满8小时、10小时,被闹钟叫醒也依旧昏昏沉沉。

我对此感到非常新奇,我本睡得早,早起已经是两三年的习惯了,但是一直都是定闹钟,早晨起床有时候也非常痛苦,精神状态不佳。自此我重新调整起床时间,晚上10点睡,半夜几次微醒都看一眼时间,基本都在1点左右、2点半、到4点或5点半左右刚好可以起床,恰好符合这个规律。

如果你正为不能早起而苦恼,不妨也去看看这本书,用行动去觉察这段美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