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难道古人不懂钱的好吗?

如题所述

扶农抑商在古代很常见。从秦汉后的“重农抑商”到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全都体现着农本位的思想。

政治因素

古时候是君主专制,当时国家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觉得工商业如果太过发达,会与国家争夺资源和利益。因此,国家非常喜欢将私营变为官营,以此保证国家对资源形成垄断。

换句话说,商业不是没有尝试过崛起,只是每次露出一点苗头就很快被按回去了。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商业提倡平等,但是君主希望的是专制,两者是冲突的。

如果商业发展,那么民众肯定会更加注重平等,这样就会造成君主权威的降低。而且如果任由这个趋势蔓延下去的话,皇帝是有很大的可能被推翻的。所以,皇帝对于商业自然是深恶痛绝。

古时候重农抑商可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真的出台了很多对于商人不利的政策。相信很多人都产生过题目当中的疑问,那就是古人不懂钱的好吗?这个还真不好说。

在如今这个时代,金钱和社会地位基本是成正比的。而古代的情况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在《春秋繁路》这本书当中记载着古代商人的具体情况。古代的商人虽然有钱,但只要不是官员,他们就不敢穿那些华丽的衣服,就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否则会被皇帝责罚。

从某种角度来说,有钱不敢花其实要比没有钱更惨。 古时候商人的地位不是低,那是相当的低。人们经常说三教九流,而商人就是排在三教九流当中的最末等。虽然商人享受看似占有无数的资源,但是这个阶层的人并不开心,因为他们会受到很多人的鄙视。


经济因素

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和中国自身的经济基础是相伴的。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当然是自然经济。正因如此,农业在古代拥有很高的地位,无论是君主还是民众,都把农业当成是最基础的事业。

而且古代人非常保守。商业虽然利润巨大,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搭进去。而小农经济则是相对稳定,只要付出了努力,就能有收获。这是很多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文化地理因素

在中国古代,儒学的地位一直非常高,儒学提倡的是仁爱的思想,商业讲求的是利益,两者是冲突的,所以很多人从心底就排斥商业。

而加上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让中国一直被农耕所束缚。 中国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内陆国家,土地辽阔,土壤肥沃,农业生产自然物质条件非常好。

这是一柄双刃剑,正因为自然环境好,所以民众才可以实现自产自足,没有对外开拓的欲望。可是这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的闭塞还有对外贸易的落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3
古代生产力比较低下,农作物没有什么杂交之类的,产量都是比较低,如果不抑商的话,很容易因没有人种田而产生的虚经济,反而人们更不能生存。
第2个回答  2020-06-23
古代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又经常打仗,很多人是吃不饱肚子的,农业才是他们活下去的根本,所以更重视农业。
第3个回答  2020-06-23
当时大部分人都是以种地为生,而且国家可以从农民身上征到农业税,如果人人都去经商却没有人种地,国家就会损失很大一笔税收,而且粮食供应不足,所以国家只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农民都种植土地。
第4个回答  2020-06-23
因为在古代粮食经常不够,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这关乎生存,所以要抑商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