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个物质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题所述

【1】判断电离程度。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不完全。
①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都完全电离。除一些弱电解质盐HgCl2 ,Pb(Ac)2,部分氰酸盐
强酸完全电离,弱酸部分电离。且酸性越弱表明电离程度。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酸排序:
HIO3 > H2CO4 > H2SO3 > HSO4- > H3PO4 > HNO2 > HF > HC2O4- > HAc > H2CO3 > HSO3- > H2PO4- > H2S > HClO > HCN > HCO3- > HPO4^2- > HS-
越靠前的酸电离度越大(以一级电离为准),可认为碘酸几乎完全电离,HS-几乎不电离。

③强碱全部电离,弱碱部分电离。
常见不完全电离的碱排序:
Fe(OH)2 > Fe(OH)3 > Cu(OH)2 > NH3*H2O > Al(OH)3
被溶解的部分,Fe(OH)2电离程度最大,Al(OH)3的电离程度最小。

【2】判断水解程度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且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或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该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换言之,【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正好相反】,电离程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电离程度越小,则水解程度越大。
对应【1】中各种酸。
有:
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IO3- < HCO4- < HSO3- < SO4^2- < H2PO4^- < NO2- < F- < C2O4^2- < Ac- < HCO3- < SO3^- < HPO4^2- < HS- < ClO- < CN- < CO3^- < PO4^3- < S^2-
即S^2-水解程度最大,这也是为什么Na2S的水溶液显强碱性的原因。

对应【1】中各种碱。
有:
弱碱阳离子水解程度:Fe^2+ < Fe^3+ < Cu^2+ < NH4+ < Al^3+

【3】同时有水解和电离。

这种情况只考虑【多元酸的酸式酸根】,现阶段只需要记忆,因为判断酸式酸根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哪个大需要用到酸常数和碱常数。(没有数据)
把【1】中的多元酸的酸式酸根找出来,排序:
HSO4- > HC2O4- > HSO3- > H2PO4- > HCO3- > HPO4^2- > HS-
H2PO4-显弱酸性,表明H2P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
以H2PO4-为界,HSO4- ,HC2O4- , HSO3- ,H2PO4-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大,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酸性,且越排在前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酸性越强。
如:NaHSO4是强酸溶液。
而HCO3-,HPO4^2- ,HS- 的电离程度都比水解程度小,与强碱阳离子形成的酸式盐的水溶液显碱性。且越排在后面的离子形成的溶液碱性越强。
如:NaHS是强碱溶液。

【注意】:【3】中不是说除了酸式酸根离子就不能水解和电离同时发生,比如SO3^2- ,水解得到的HSO3- 和H2SO3 肯定也会有部分电离成SO3^2- ,HSO3- ,但是由于HSO3-和H2SO3都是由SO3^2-水解得来,不可能完全电离变回SO3^2-
那么,最终一定是表现为SO3^2-水解,即SO3^2-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电离程度
再如:HClO ,电离程度非常小,而ClO-的水解程度很大,但是溶液中的ClO-是由HClO电离得来的,水解程度再大,也不可能全都水解变回HClO,最终一定会有部分HClO电离,所以HClO表现出弱酸性。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30
楼主的意思是 像碳酸氢根 亚硫酸氢根这样 既能电离又能水解的物质 怎么判定吧?
如果是我说的这个问题 要看电离平衡常数 比如对碳酸氢根 要研究碳酸的常数 第一步电离为4.2×10-7 第二步电离为5.6×10-11 用Kh=10-14除以第一步电离的常数得约2*10-8 这个即是碳酸氢根水解的常数(水解和电离反过来) 而它电离的常数正是碳酸第二步电离的常数 可以看到水解常数比电离常数要大 所以碳酸氢根水解倾向大于电离倾向 会微弱水解(实践中碳酸氢钠溶液ph约为8 不能使酚酞变红)
再比如对亚硫酸氢根 第一步1.6×10-2 第二步1.0×10-7 用Kh除以第一个得到一个小于10-10的值显然小于第二步的常数 所以亚硫酸氢根电离的倾向大于水解的倾向 会微弱电离使溶液呈弱酸性

// 楼主还有不明白的请单独联系我...不知我理解对了问题没有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