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佛法的问题

今天看了净空法师的讲座给我很大的启示,突然有一个困惑,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假的。那我也是假的,视频讲座也是假的。那怎么会有一个假的事物来教育一个假的人啊?这从逻辑上说很困惑啊。。。

我的理解是难道这是因为我的福报或是佛缘??

请高人开示!

佛法是因缘生法。存在只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存在的真相、和世界的规律。不知道您对老法师说的一切都是虚幻有没真正理解,为什么说是虚幻的。把这了解清楚估计会对你有启发。

什么是“华严三昧”?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净空法师)

节录自: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第十次宣讲)第22集

【随时悟入华严三昧。】 (经文)

究竟什么叫「华严三昧」?……如果简单扼要的来说,古大德告诉我们,「一真法界,唯是自心」,这八个字,于此了达就叫做华严三昧。……「悟入华严三昧」,跟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跟这八个字的意思完全相同。不过宗门里面讲的这八个字不好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好懂,这八个字很玄。教下这八个字「一真法界,唯是自心」,这个说法好像好懂一点,其实还是难懂,它的难度跟宗门的八个字不相上下,我们总得要说说。

……

《华严经》里面清凉大师这八个字,很值得我们玩味,「一真法界,唯是自心」;自是自己,就是自己的真心,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那么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什么?我们从这八个字立刻就体会到,「十法界唯是妄心」,我们的妄心变现出十法界,我们的真心变现出一真法界。佛告诉我们「真妄不二」,你懂得真妄不二,你当然就明了,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也是不二,这是事实的真相,可是很难明了,确确实实很难懂。为什么这虚空法界是我们的自心?无论是真心也好,妄心也好,都是自心。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妄心还是一个心,离开了自心没有法界,这是世尊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说一切法的总纲领。佛说一切经,从哪里说出来的?就从这八个字说出来的,这八个字是佛法的根源、源头。法界,这里面包括原理、原则、现相、转变、因果,都包括在其中,自心是能现、能变,法界是所现、是所变,我们要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这一个事相要细心去体会,体会不到,常常保留着疑情,疑情就是常常提出这么一桩事情。

佛在经上还有两句话,讲得比这个更明显,那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这个法界相是唯心所现,这里面种种变化是唯识所变,识是妄心。心是真心,识是妄心。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这是我们的妄心,妄心不离真心,离了真心哪来的妄心?《愣严经》上讲,妄心如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可是这个意思我们还是不容易懂得,为什么?如果你真正懂得,你是非人我的念头完全没有了。所以你真正明白、真正懂得,在这个现相上,你跟一般人不一样,也就是你跟没有懂得的人不一样。没有懂得的人都有「我」,我们今天讲都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如果真明白,这个人决定没有「我」的念头,没有「私」的念头,而是起心动念,一切统统为众生、为法界。为什么?整个虚空法界是自己,不会再把这个身看作自己,这个家看作自己,不会,绝对不会有这个念头。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那你就真的懂得了,确确实实是自心变现出来的。

一切众生虽然听到佛菩萨如是明白的教诲,他为什么不能够悟入?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迷惑颠倒,障碍了他的悟门,堵塞了悟门,他不能悟入。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所说的一切法,还不都是讲这一桩事。上根利智听到佛这个说法,他立刻就悟入,大彻大悟。下下根人听到这一句话,他也不求甚解,他也不会疑惑,他也不求明了,反正佛怎么说,我就怎么信,我就怎么行,那也很可爱,他也能有成就。中等根性的人听起来麻烦就大了,愈听愈迷惑,愈听问题愈多,所以世尊费了四十九年来解释,统统是为中等根性的人。我们也从这些地方,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慈悲到了极处,不怕麻烦,很细心的来给我们做详细的说明。最明显、最具体的代表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部《华严经》就说这八个字。

我们如果实在不能够体会,佛常常用比喻来讲,比喻里面用「梦幻泡影」比得最多,特别是用作梦来比喻。每一位同修都有作梦的经验,我们就用作梦这个梦境来做个比喻。能作梦的那是心,这个心不管它是真心是妄心,不要去研究这些。现在外国人说这个梦是下意识,下意识还是心,这意识就是心,这是能作梦的。梦中所现出来的境界,那就是相分,那是你所梦得的,这里面就有能、就有所。有能作梦,有变现出的梦境,所变出的梦境。变出来这个梦中境界相,是不是就是能作梦的那个心的现相?我们得好好去想想。假如你作梦,一下梦醒过来,你不妨坐在床上好好想一想,你刚才那个梦中境界,你去想那个梦怎么来的?梦中境界相究竟是怎么形成?去想想这些。你能常常这样想,你就会开悟,这是佛法。我们晓得,心没有相,因为没有相,它才能够现相,如果它是有相,它就决定不能再现相。这个道理《华严经》上也说得很多,我们现在还没讲到,这就是讲到真空与缘起。正因为心没有相,所以每一天晚上做的梦,梦中境界相不一样。正当梦中现相的那个时候,就是你的心已经变成相,那个相是什么样子?就是梦中境界的相。相跟性是一不是二,这个也很难懂。

古来大德又有一个比喻,让我们体会这个意思。譬如以金作器,把黄金比作自性,比作能变的,用这个金去造一个相,那个相是所变的。譬如我们这个地方有一堆黄金,我们今天将这个金造成地藏菩萨的像,它就现了相。试问问这个相跟这个性是一还是二?这一尊地藏菩萨的像跟一坨的黄金是一还是二?如果你要说是一,这一尊我们一看是地藏菩萨像,看到地藏菩萨像,那个金就没有了;如果看到这是一坨黄金,地藏菩萨的像就没有了。如何来显示这一桩事实?显示这个事实唯有不一也不异,不能说它是一也不能说它是二。你要说它是一,明明相跟性是两桩事情;你要说它是二,金跟器确实是一不是二,离开器没有金,离开金没有器。所以事实真相不一不异,这个才说明它的真相。希望大家细心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不可以说是一,也不可以说是二,不可以说一样,也不能说不一样,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上去观察,所以这个性完全变成相了。

我们用这一个前提,再去回想梦境。我们在梦境,我们的心完全变成梦中的境界,就像这个金,今天塑成地藏菩萨的形像,同样一个道理。所以佛说这个现相叫「全真即妄」,因为相是虚妄的,相不是永远存在的。佛法讲真妄,它的定义,说妄是暂时的,不是永远存在的;说真是永远不变的,永远不变的那叫真。所以性是真的,真性,性是真的,相是妄的,相不是真的。「全真即妄」,整个的心,能变的真心已经变成了梦中的相分,就如同以金做成器一样,这变成这个境界了。那要问你的心像什么样子?当时梦中的境界就是心的样子,就是心的相分;真妄不二,性相一如。如果你在梦中一下明白过来,整个境界唯是自心,梦中就好比法界,整个法界唯是自心,离开自心哪有境界?没有境界。所以在梦中,梦中一定有自己,有我这个人,或者还梦到许许多多人,也梦到山河大地依正庄严。你要是明白、觉悟了,我们要问问,梦中哪一法不是你的自心?这才明白了,确实整个梦境,梦中的依正庄严就是自己,就是自性。

诸佛菩萨说悟了,大彻大悟,悟个什么?就是悟这桩事情。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境界,是自己;除自心之外,没有一法可得。凡夫迷,迷什么?也是迷的这桩事情,不知道虚空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心变现出来的,不知道一切万事万物是自性,不晓得。不晓得的话,跟这个过不去,跟那个过不去,实际上是跟谁过不去?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除了跟自己过不去之外,你还跟谁过不去?没有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是自己。经上不是常说,咱们念阿弥陀佛,「自性弥陀」,就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的弥陀,哪里有心外弥陀?没有。「唯心净土」,西方世界极乐庄严唯心变现的,决定没有心外的净土,没有心外的弥陀。弥陀如是,一切诸佛如来又何尝不如是,一切菩萨又何尝不如是,乃至于饿鬼、畜生、地狱,哪一法不如是?你真正觉悟之后,那个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就自自然然流露出来了。关怀众生、供养诸佛,哪一样是离开自己?这才逐渐逐渐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通达明了,那就叫华严三昧。

「华严」两个字怎么讲法?《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上说过。「三昧」是什么?三昧是正受。《华严》这个境界太大了,包含了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现在也正在讲《华严经》,诸位在序分里面,你所看到出席法会的大众,人数都是说无量、无数、佛刹微尘数,都是用这些来形容出席的人数。这是把一切众生,分做许许多多的种类,像我们这是一个社团一个社团来说,数目字无量无边,那个意思就是说明整个虚空法界;也就是说明那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总没有离开心性。所以全部经自始至终都教你悟入,这是这一部经的特色,字字句句都帮助你悟入。你前面听了没入,不要紧,后面还有,一遍不能悟入再来一遍,其目的就是我们常讲的,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禅家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佛法教学没有别的,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而已。所以这叫做华严三昧。

「华」是比喻,在大经经题里面,梵文原文的意思是「杂花严饰」。把这个法会、把这个法门比喻作一个很大的花园,这个花园里面各种花草的品种齐全,一样也不缺,所以称为杂花。「严」是庄严,庄严自性、庄严法界,它有两层意思。庄严自性显示性有能力变现出境界,这个是自性的庄严;第二层意思是庄严我们生活,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达到美满,现在人所讲的「真善美慧」,这是杂花严饰的第二个意思。由此可知,华严三昧简单的说,是依一真法界无尽的缘起,这是理论的依据。诸位总要记住,一真法界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净土宗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名字不一样,里面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华严叫「一真法界」,我们净土宗经典里面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

阿弥陀佛,建议同修将该篇讲记,粘贴至自己的博客或电脑桌面,每1、2天打开重新阅读一下(最好至少看3遍),相信每一遍,都会让您有新的体会和悟处,真是法喜充满。您会惊讶于原先目光扫过没多停留的语句,竟然含藏着法宝甚深的智慧,并为之欣喜不已。让人感叹佛法摄受人心的力量。

阿弥陀佛,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法喜充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8
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五蕴皆空,固矣。但所谓空者,究是何等境界?上节虽有性相不二之谈,究未指出大空本体之奚似。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第一节既详论之;其要在空其执著。然执著已空,所见之境界究竟何似?即性相不妨并显是也。相详,则性开发亦详;相略,则性开发亦略。反之,性详则相出现必详;性略则相出现必略。两者互相为因,互相为果;彼此交彻,绝无二致;故第二节有性相不二之谈焉。以电影戏喻之:性犹机中之画片,相犹幕上之幻象也。以照身镜喻之:相犹镜中虚影,性犹镜外本人也。但幕上幻象与镜中虚影,固空无所有;而机中画片与镜外本人,却实有其物。所谓性者,无乃亦实有其物而为法相之所本乎?此大问题,则前节所未详者。
本节空相云者,即破五蕴时所显之真相也。虽借用相字,实则无相。
破五蕴之执著,而不废其性理;是谓真相,亦名实相。真相本来即体,空而无相。今称空相,即空而无相之旨;故曰实则无相。
离四句,绝百非,正真空之义。若心缘真如总相,虽不分别,既涉识大范围,本节所谓空相,意不在此,而在真空。

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重呼舍利弗之名而示以空相之妙义者,郑重其词也。
梵语每当殷重之处,辄呼对方之名;不论上求下化也。所以郑重者,明本体空更超性上。 诸法二字,原统括一切法言之。本节只谈五蕴空相,故且摄五蕴耳。
五蕴,摄世间法尽。而诸法二字,原包括世出世法;五蕴在其中。今谈五蕴空相,而总标诸法空相者,以下文兼及出世法也。但本节只局于五蕴,故曰且摄五蕴耳。
大空本体未起用时,固一无所有。起用之际,虽有性相之别,究实各亦一无所有。不过智所证者为性;识所缘者为相;施设符号不同而已。
法界本体未起用时,绝无表征;纯乎其为空大,故曰大空本体。地大托之,始有浑略之性。水大润之,乃有刻划之性。火大照之,斯有光辉之性。风大迁之,则有活用之性。四大既行,空大亦由无性若有性焉。然始终一无所有也。而四大虽各著特性。仍然无相。开为总相者,识大之见端也。及识大分门开展,认识务求其详;认识之际,在在施设符号以志之;于是乎种种法相出现。法性之显,符号虽微,亦寓施设之道。同是施设,于法界本体均无关系。本体固无所有;余大所起之性相,亦皆究竟无所有;不过虚增种种幻影耳。
譬如地面,原无经纬线建立其间。随诸天文台施设,各各假定诸地经纬度数,互相差别;究与地面绝无影响(房屋门牌号数同例)。
经纬度数,所以明某地当某标准点之何方,及若干距离。此略治地理学者所知也。经度明其地对标准点之东西距离;纬度则明对赤道线之南北距离。任各国天文台施设经纬度数种种不同,总与地面漠不相关。犹之法界任性相如何表现,本体总是一无所有也。
是知性相虽皆依本体妙用而起,无非镜中影像。镜能随缘现影,而镜内绝无物质忽生。缘尽影亡,亦非物质忽灭。大空本体之流现性相,亦不生不灭;其理一也。
本体非吾人所能觉。可觉者性与相也。虽浑划异致,要皆妙用之表示,无质可言;恰如镜中影像。性相之起,随妙用而兴;亦犹镜中影像,随外缘而现。若明镜影或显或隐,镜内总无物质忽生忽灭;则知性相或显或隐:亦无实质之忽生忽灭。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其要旨在此。
此破初级三乘教诸法有生有灭之见也。三乘教本分高初二级。高级者能知诸法不生不灭,与一乘教相通。一乘教亦分二种。即似一乘,与真一乘。似一乘为单纯菩萨见地,不与二乘共。真一乘,则佛见地也。分述如左:
三乘教为化三界内众生(即缠缚三界之内者)而设,须出家修之。初高两级行持无异,惟见地不同。
(一)初级三乘 化钝根众生之教也。此等众生,宿根既浅,烦恼又厚;认诸法为实有,难喻以当体即空之理;须用粗浅教义以训练之。三乘教中经律论三藏即其教法(台宗目为藏教)。其要旨在明诸法生灭无常,从因缘生。正化二乘,傍化菩萨。小乘诠生灭四谛;中乘诠十二因缘;大乘诠事六度;皆能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盘。
(二)高级三乘 化利根众生之教也。此等众生,宿根较深,烦恼较薄;非固执诸法实有,得喻以当体即空之理;故用稍深教义以熏习之。即令体认诸法不生不灭之旨也。而对诸法本体未能切实深究。或只会得生空;或只认得赖耶;各自以为本来面目。其行持仍仗三藏教法。正化菩萨,傍化二乘。小乘诠无生四谛;中乘诠不生灭十二因缘;大乘兼诠理六度。以行法同初级,故亦只出分段生死;但得证真谛涅盘。
一乘教为化三界外菩萨(即超脱三界之外者)而设,不须出家修之。 两种教法见地不同,行持亦异。
(一)似一乘 化钝根菩萨之教也。此等菩萨,根本无明尚重,难契万德圆具之旨。虽会得二空真如本体,然实空无所有。能显现众相者,皆由识熏习而成。欲成就如来万德庄严,须历劫一一修练以得之。所见受用身纯依因缘法经验而来。
(二)真一乘 化利根菩萨之教也。此等菩萨,根本无明较轻,顿契万德圆具之旨。能会得法界本体空而不空。一切法各各普遍十方,互不相碍;一时得顿现重重无尽妙境。如来万德庄严,一念即具;不须历劫修之。即生能现受用身,乃由三密加持而来(但未得密用者只得明其妙体耳。单明妙体者属圆教,兼得密用者属密教)。
有物质,然后有垢净可言。物质既无,垢净何属?观于镜体不因所照之影而留垢净之迹,可悟诸法不垢不净之旨矣。
认诸法有生有灭,则视物相含有实质。既有实质,自有垢净。初级三乘之不净观,即据此见而修也。高级见地,知物质实无,如镜中虚影。镜任垢净物来照,总不留垢净痕迹。可见诸法虽有垢净假相,实际并无垢净可言。一乘见地,更彻底通达诸法本体;不垢不净之旨,尤洞明矣。
此破垢净之见也。垢属可厌相;净属可欣相。世俗以整洁之相为净;不整洁之相为垢。约器物,则工作圆整拂拭光洁为净;反是则垢。余可类推。初级三乘教利用欣厌以求解脱。二乘恒厌生死欣涅盘;大乘或厌娑婆欣极乐;无非垢净之见也。
增减本属心不相应行法,只有相对假名。所附之体,既绝无所有,更无增减可言。如算式以零乘他数,终等于零耳。故经又云:“不增不减。”
心不相应行法,乃表示诸法对待间之种种条理。属衬托相。如甲乙两物并现,以甲居中点,则乙之相对位置发生前后或左右之衬托相。相既比出,名则假立。故曰只有相对假名。增减者,数量中衬托相也。一物扩充至若干乃至无穷,是名为增。多物损抑至若干乃至无有,是名为减。曰增曰减,皆所衬物之晕影。所附之体,只有一种法性而已。物尚无有,何论增减?如一月丽天,以千水盆接之,则有千月影。递增至万亿,月影亦增为万亿;递减至百十,则月影亦减为百十;究竟月影多寡,皆衬托相之惑人,毫无所有。惟当天月体,乃有实际耳。不增不减之义,如是如是,零乘他数终等于零,此习数学者皆知之;不赘论。
此破增减之见也。俗见如是;初级三乘教亦不能免。月印诸水,现影若干,人固易知月体之不增不减。但世间法何以有数量多少之别?则真通一乘者乃洞明之。盖一乘教义,法法皆普遍十方。缘多则多现;缘少则少现。数量或增或减,系乎缘之广狭耳。若论法体,唯一味本性无多少之分。
大般若经四云:“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密多,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染,不见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
此大经初分学观品之文。众生见诸法有生有灭,有染(即垢)有净,以著于法相也。行般若波罗蜜多之菩萨摩诃萨,以名代相,以智契名。客名者,显非主体。假立者,显非实有。名存相泯,故不见生灭染净。智起性彰,从名得喻,诸法不无分别。经文大旨如是。
此明大空本体一无所有,随缘起用。以智会性,以识会相,而安立假名。复由假名而各别引起性相大空本体。只圆具无量妙理。随缘起用,五大乃彰,此五智之所证也。参以识大,而法相详焉。从现量志其要点,一一以假名代之。而彼此相待间之种种条理,复藉种种假名以联系之。成句成章,无非欲显示相对境界之奚似。此等假名,或表以言音,或表以文字,其用一也。依以起智,法性斯显。依以起识,法相复生。故曰由假名而各别引起性相。
总藉假名为枢纽,于大空本体,毫无变动,故无生灭染净可言。契此,便知诸法空相妙义。本经加不增不减句,引申语耳。
敛相为假名,依名发性相,此为妙用之总纲。敛发之间,皆借假名为枢纽也。但假名任何施设,只是随缘虚拟。绝不能影响法体。故曰于大空本体毫无变动。所谓生灭染净,不论虚标以名,或转变为相,皆与本体无关,故诸法空相大义:“约本体,名相固所当泯;约妙用,名相更须大舍也。”不增不减句,乃带明圆教深旨者。深般若波罗蜜多原摄此旨,故本经加之。非同泛言般若波罗密多者,不必引申及此也。

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约大空本体以谈五蕴,一切都无。相既不存,性亦非有;乃至空体亦不可得。必如是乃与上文不生等句相应也。是为五蕴空相本义,亦即诸法空相通义。见性者之谈五蕴,即相离相。发为种种色法,恒不失其自性。受想行识诸心法之兴;亦莫不如是。此约妙用言之。若论本体,则廓然大空,一无所有;如上文云云。故曰:“一切都无,相既不存,性亦非有,乃至空体亦不可得也”。必如是乃与上文不生等句相应者,谓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三句相应。盖必契会大空本体,然后洞见诸法不生不灭深旨;此二空真如境界也。未彻底者,不会法空,源头未明;虽会生空,尚属半途境界耳。法似有垢有净,系乎受蕴。受蕴本体全空,所对之境都不可得;垢净之见,无自而兴。是知不垢不净妙旨,亦必与大空本体相应。法似有增有减,系乎识蕴(意识为主)。识蕴本体全空,所对之境即不可得;增减之见从何而起?是知不增不减妙旨,亦必与大空本体相应。本节题名五蕴空相,其本义如是。经云诸法空相,义亦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者,即大空本体中都无五蕴可得也。
若以观自在智照之,则五蕴性理非无,且能藉假名引起种种妙用;唯五蕴法相则皆空。此乃空中无色受想行识之殊胜义也。
大空本体固一切都物。若论妙用,则有性起。托以地大,始显性质。发以水大,浑转为划。妙观察智默契于心,诸法之性理见焉矣。开为迹象,法相历然。执而成蕴,性理即隐,惟循习行事耳。破除五蕴,性相互融,则观自在之觉照力也。敛相为名,依名引性。转物自在,其要系此。性之起伏,只仗乎名;五蕴所发之相,无须借用。故曰:“五蕴法相则皆空。”是知观自在殊胜法门,对经文“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句,乃空其相,不空其性;与谈本体者性相皆空,其义不同。
空相性,即体相用三大。主观在体,则空固空,相性亦无不空。主观在相,则相固相,性与空亦映带成相。主观在用,则性固性,相与空亦映带成性。三大互融,不相妨碍,不过因观异致耳。约体则五蕴全空,约用则五蕴全性。全空全性,蕴相皆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句,实含二义。前义较为显明,后义较为深奥。非契观自在智者未洞彻,故曰殊胜。常途真俗中三谛。亦得分配体相用。然只以中道为真俗之中庸,而不深究其所以为性;故每涉笼统。
大般若经三○七云:“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由不缘色而生于识,是为不见色;故名示色相。不缘受想行识而生于识,是为不见受想行识;故名示受想行识相。”
此大经初分佛母品之文。乃申释前卷(即三○六)“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见色,故名示色相;不见受想行识,故名示受想行识相。”之所由也。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境界,无色法可见,但不废色相之假名;无受想行识心法可见,但不废受想行识相之假名。所以无色法可见者,由存智泯识,性显相隐也。相隐是为不见色;但有性存,不妨系以假名,是谓名示色相;即示色相之名而已。所以无受想行识心法可见者,亦以相隐之故。而名示受想行识相者,亦不妨于性显中系以假名耳。
此明不以识缘五蕴,则诸相不起。虽借蕴相之名,实则法性,所谓示者,即借名显用之旨;正观自在境界。
大经此文,正明五蕴空相之旨。在空其识所缘相,而不空其智所证性。所谓名示色相,名示受想行识相,皆指蕴之本性;而借假名显示之。而不重绝无所有之大空本体者,以观自在境界,重在显用之性耳。
法相无穷。世间上一切事物,修行上一切境界,皆法相也。大般若经每列举百数十种为例,仍是择要言之。本经更求简易,世间法只取十二处,十八界;修行法只取小乘四圣谛,中乘十二支,大乘智与得而已。般若一现,诸相皆离尘垢。名之曰破,示不住著也。
大空本体岂惟无五蕴;实则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无一是有,不过各呈相当作用而已。
五蕴凡夫法也。不离执著,恒为大空本体之盖障。本体显现,五蕴消归乌有,则超凡入圣矣。此中妙境,虽不取著世间法,而亦不舍弃世间法。于不取不舍之间,即显出世间法理趣,此一乘教了义也。若谓离世方能出世,乃三乘教不了义耳。
世间法生灭无常;出世间法寂静真常。所谓生灭无常者,一法之起,不知是幻;认为有生(即是有质出现)。因缘力不能支持时,则认为灭为死。因缘力刻刻变异,原无永久支持之道;则谓之无常。世间一切事物,莫不如是。若能不随因缘力起生灭之见,则顿现寂静境界。既会寂静,自无变化不已之迹,只见一味真如;是谓真常。
真会大空本体者,生灭无常之世间法固幻;寂静真常之出世间法亦幻。一落名相,即属相对法故。空中深契全体大用之妙,惟见一段真性流行;一切名相,无非晕影。所谓行深般若波罗密多境界,如是如是。
金刚般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属大喜境界(详金刚经大义首章四节),亦即观自在特性也。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内分六章:首章发菩提心,内分六节:第一节启请(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起至愿乐欲闻止),第二节大慈(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起至即非菩萨止),第三节大悲(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起至如所教住止),第四节大喜(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起至何况非法止),第五节大舍(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起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止),第六节赞叹(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起至即非佛法止)。中间慈悲喜舍四大节,既摄菩提心之纲要。九类众生,一时顿度,非入大慈三摩地不能;此第二节之妙旨也。众生不知身境之所由来,为住著六尘等相耳。施以不住相之法,令顿脱生死,此大悲三摩地之能事,即第三节妙旨所在也。以智证性,而不以识缘相,即顿见如来法身;此入大喜三摩地乃能会之。第四节妙旨如是如是。菩萨不离一切智智作意,唯佛方能舍尽而说法自如。第五节忽举如来为例,正明大舍三摩地妙旨也。是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句,显识缘非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显智证为实。会此旨者便得离尘之旨。对诸佛妙境,固生净喜之心;即对众生诸法,亦莫不生清净之喜。以智所证者,一切法无非如来法身耳。观自在功能,正是如此。心经重此,故为破诸相之要义。......................
摘自<<心经广义目录>>
达庵居士冯宝瑛演讲

参考资料:http://www.guhyayana.cn/flies(gb)/xinjingguangyi-mulu.htm

第2个回答  2009-12-11
佛法中所谓的真假、有无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层次上讲,真假、有无的涵义与层次也不会相同。

在世俗谛上,佛法并不否认种种现象的存在。比如一张椅子,我们可以从它的外表、功能或种种特徵认识到它是一张椅子。这些外表、功能或种种特徵,在佛法上称之为自性。是不是有这张椅子?有。不会说没有这张椅子,或是这张椅子不存在,如果有人这样说,那有几种可能:第一个,他是睁眼说瞎话,或是第二个,他不是在这个层次说明这件事,或第三个,学了点佛法,但是在不懂装懂。

在第二个层次,佛法虽不否认这张椅子,但是也告诉我们,它是暂时有的。这张椅子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经过工人用零件组合起来的,在没有完成之前,不存在这张椅子,而卖出去被人使用之后,它有一天会坏掉,扔掉之后被拆解或是烧掉,这时候这张椅子又不存在了。因此称它为假有、是虚幻,说它的自性是空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事物有实有的自性,那会是什麼情形?他会维持不变,没有生灭变化。如果人是这样会有什麼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不会像现在这样发生种种功用。为什麼?因为不会有任何变化产生的关系。不会有生老病死,高兴、悲伤种种情绪也不会有,当然,不会有任何感受也不会动。因为自性是实有的。但这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不相符,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

或许有人会说:身心不是实有的,但是有一个灵魂是实有的,是个灵魂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所谓的我就是这个灵魂。这样有什麼错误呢?当我们身心在活动的时候,这个灵魂不能参与任何事情,不能接收任何事情,也不能反应任何事情。那这个灵魂到底在干甚麼?它什麼也不能干。那就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灵魂。如果要将身、心中某一个部份或功能称之为灵魂,不是不行,但也要知道,它也是自性空,是假有的。所以会看到金刚经常说:佛说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这表明那些都是假名,不是真有。但佛也说恒河沙是沙,那就是在第一个层次说的。

此外有一系列的经典里说有常住不变的真心,叫如来藏,或是禅宗讲的自性,或是其他的名字。这些名词所指的并不是在身与心之外,身体里面或外面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如果这样认为,那就跟前面说的灵魂一样,只是把灵魂换一个名字,但这种看法都是错误的见解。它所指的就是空性,换一个名词来说空性。

所以回到问题,在佛法的定义中,正是因为是假的才有教与被教这件事情,否则是不可能的,但是前提是能正确理解什麼是佛法中真、假这回事。而佛透过这些假名安立的言说,我们才能去认识、体悟到真实的第一义谛。这就是中观论说的: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

其次,生而为人已是福报,能听闻佛法,更是胜福,当然也是佛缘。
第3个回答  2009-12-13
佛法中所谓的真假、有无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层次上讲,真假、有无的涵义与层次也不会相同。

在世俗谛上,佛法并不否认种种现象的存在。比如一张椅子,我们可以从它的外表、功能或种种特徵认识到它是一张椅子。这些外表、功能或种种特徵,在佛法上称之为自性。是不是有这张椅子?有。不会说没有这张椅子,或是这张椅子不存在,如果有人这样说,那有几种可能:第一个,他是睁眼说瞎话,或是第二个,他不是在这个层次说明这件事,或第三个,学了点佛法,但是在不懂装懂。

在第二个层次,佛法虽不否认这张椅子,但是也告诉我们,它是暂时有的。这张椅子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经过工人用零件组合起来的,在没有完成之前,不存在这张椅子,而卖出去被人使用之后,它有一天会坏掉,扔掉之后被拆解或是烧掉,这时候这张椅子又不存在了。因此称它为假有、是虚幻,说它的自性是空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事物有实有的自性,那会是什麼情形?他会维持不变,没有生灭变化。如果人是这样会有什麼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不会像现在这样发生种种功用。为什麼?因为不会有任何变化产生的关系。不会有生老病死,高兴、悲伤种种情绪也不会有,当然,不会有任何感受也不会动。因为自性是实有的。但这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不相符,所以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

或许有人会说:身心不是实有的,但是有一个灵魂是实有的,是个灵魂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所谓的我就是这个灵魂。这样有什麼错误呢?当我们身心在活动的时候,这个灵魂不能参与任何事情,不能接收任何事情,也不能反应任何事情。那这个灵魂到底在干甚麼?它什麼也不能干。那就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灵魂。如果要将身、心中某一个部份或功能称之为灵魂,不是不行,但也要知道,它也是自性空,是假有的。所以会看到金刚经常说:佛说什麼,非什麼,是名什麼,这表明那些都是假名,不是真有。但佛也说恒河沙是沙,那就是在第一个层次说的。

此外有一系列的经典里说有常住不变的真心,叫如来藏,或是禅宗讲的自性,或是其他的名字。这些名词所指的并不是在身与心之外,身体里面或外面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如果这样认为,那就跟前面说的灵魂一样,只是把灵魂换一个名字,但这种看法都是错误的见解。它所指的就是空性,换一个名词来说空性。

所以回到问题,在佛法的定义中,正是因为是假的才有教与被教这件事情,否则是不可能的,但是前提是能正确理解什麼是佛法中真、假这回事。而佛透过这些假名安立的言说,我们才能去认识、体悟到真实的第一义谛。这就是中观论说的: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
第4个回答  2009-12-11
楼主是个可怜人同时也如同虚幻 虽然是可怜人虽然是如同虚幻,但我却不能弃之不顾让你永久的迷惑下去,为什么这么说呢?等一下你就明白了 一般人看待你就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了悟者看见你又会说了:可怜之人并无可恨之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呢?凡人心里想可怜之人是真实的,既然是真实的那就必定有真实的可恨之处,如果前者可怜之人是成立的那么后者可怜之处也就成立,凡人整个观点就是成立,但是如果前者不成立呢?这就说到了悟者的见地,如果不成立则也就自然没有什么可恨之处了,但是这里一般人会产生误解,错领会这句话意思,他会认为既然可恨之人不存在 干嘛还要否定一个不存在的人呢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吗 不还是变相承认它的存在吗? 这里面讲得不存在并不是 凡夫俗子理解的那个虚无的含义 而是说这个可恨之人本身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实在性,你说存在真有可是他会衰败死亡 如果你说他是虚无什么都没有 可是眼下又明明活生生的摆在眼前,因此一个不具备自身性质的事物又怎么还能讨论他的好坏优劣呢 这就好比是一盏油灯发出的光明,由于照亮事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 可是说他存在又触不可及,光明来自油灯,如果我们肯定光明是独立存在的那就违背了油灯,因此就产生了捕风捉影的错误认识,如果我们说光明是不存在的那就意味着彻底否定油灯的存在,所以不管是可亲之人还是可恨之人本身并无自性,他是我们心地自性上发挥的作用,显现的一个表相,因此他是我们自性的作用,你既不能肯定他是真实有,也不能赋予它虚无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