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实行的分封制给明朝社会政治带来的隐患?

如题所述

首先有两个隐患,第一个就是藩王势力坐大,容易造反。如果如果朱元璋没有实行分封制的话,那么朱棣也就没有财力和兵马去造反了,日后也不会夺得他孙子的江山。第二个就是藩王成为大明的包袱,大明的藩王待遇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们不能经商从军从政。更何况生的孩子越多,国家给补贴的钱越多,那藩王们没事干就只能生儿子了。明朝刚建立之初藩王数量不多,那国家财政还可以支撑的起。但是越往后面,宗室数量越多,赡养他们所需要的钱也越来越多,国家财政也逐渐崩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0
其实朱元璋实行这种分封制前驱对于整个明王朝来说是完全有好处的,让自己的子孙去镇守边疆,一方面可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好处是很明显的。
但是后来的继位者如果没有能力驾驭的话,那么完全就是灾难性的。
如果是长子,也就是原来的太子朱标继位的话,那是什么问题都没有的。
朱标在众多兄弟当中是非常受喜欢的,因为朱标既是大哥又是皇太子,而这些兄弟们或多或少都受过朱标的小保护。
在文武大臣当中,朱标能够镇得住所有的文武大臣,不管你是治国能手还是打仗的能手,朱标都能站得住在百姓当中,那就更不用说了,朱标是深得民心的。如果是潘王敢造反,那么他绝对得不到人心的。
然后天不随我愿,太子朱标英年早逝。
可能是朱元璋太喜欢自己这个孙子的,于是让朱允炆继承皇位。
然而朱允文没有经历过他爹的生活,而且朱允文在众多的叔叔伯伯面前都是小辈,而且他登基为地的时候,出手太快,他不懂得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这也导致了分封制给明朝政治带来了一些隐患,那就是那些王爷造反。
靖康之难,朱允文战败,朱棣夺得大明江山,然后他继续实行削藩任务,因为他手中军权,而且实力还比较强大。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朱元璋的这种翻风致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因为他们规定这些网友不用管政权,只管吃喝玩乐国家给你保障,然而他们手下拥有着太多的天地,却不用交税,而且国家还给你钱,你说这种日子谁不想享受啊,再加上朱家的繁殖能力太过于强大了,众多派只,如果当时把猪价的人全部集中的话组建一两个军团是没问题的。
这也为明朝中后期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且这些网友再加上中饱私囊,给明朝中后期带来的种种影响,特别是后期完全就是累赘。
第2个回答  2020-04-10
分封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各朝的一种政治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皆是君主集权制。所以说明朝是没有分封制的。这一点要清楚。

  您所说的明朝的分封制实际上是藩王制度,明朝的藩王制度与之前的汉唐实际并无太大区别,包括与之后的清朝也一样。但是之所以明朝初期藩王制比较突出,完全是因为燕王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所致。分封制有利于发挥各藩镇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建设发展和稳定地方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分封制存在着如下致命的弊端,可导致祸国殃民:1。如果被封的是个昏君(皇室成员),那么地方还是难以实现稳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0
藩王分封制容易发生造反现象,尾大不掉,而且藩王这些皇亲国戚不需要缴税,明朝朝廷养着,还能霸占大部分耕地,很大的政治隐患。
第4个回答  2020-04-10
朱元璋分封诸王,则完全出于己愿。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王,显然怀有一种理想,那就是“法古建邦”,“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藩辅帝室”这一理念的关怀所系。这一点从他的分封诏书中可以清楚知道。从此意义而言,朱元璋的分封诸王是中国历史上汉代以降一次带有分封本意的复古行动。明初分封的诸王,虽不领土地,人口,但是领有军队。一般诸王都领有二三卫,大者拥军二三万,如秦王,晋王,燕王等;小者亦近万。如此多之兵,不待征发已是数万之众。故而就出现了清人杨椿所说的局势,“高皇帝崩,遂人人有帝制自为之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