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

如题所述

一、《劳动合同法》工资标准是什么

1、工资不得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可与单位协商。通常情况,用人单位实发工资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是允许的。用人单位存在违反最低标准规定,劳动者可以反馈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另外,劳动合同中的工资标准不是指最低工资标准,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劳动者报酬;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二、《劳动合同法》中的月工资是指什么

1、《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2、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按规定未介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国家根据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三、月工资按多少天计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所以月工资是按21.75天来计算的。

四、《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什么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其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会有缴纳社保费用的部分,一般情况下缴纳社保的比例是个人百分之八,公司缴纳百分之十八,这样既能保证自己的收入也能让自己在年纪大的时候养老和看病都有保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3

1、茄孙《劳动法》对工资的计算主要规定有: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租神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茄孙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租神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颤型链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工资按照实际劳动计算,工资=合同约定月工资÷21.75×实颤型链际出勤天数。国家规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