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恢复了分封制,将23个儿子分驻各地,这些藩王有何特权?

这些藩王有何特权?

朱元璋恢复了分封制,把他的二十三个儿子分到了各个地方,这些藩王们的地位也是很大,首先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接受下面官员的拜见之礼,其次朱元璋也允许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护卫队,如果遇到什么事情的话他们可以直接调遣这些军队。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除了他的长子朱标被封为了太子以外,还有两个儿子早夭了,剩下二十三个儿子,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大明王朝千秋万代的传下去,朱元璋决定采用分封制,把他剩下的儿子们封为藩王,分封到各地去,让他们达到一个拱卫朝廷的目的。于是他先后三次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部都分封出去了。

后来朱元璋又给这些藩王们定了规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建自己的府邸,也可以设置官署,当地的官员要对藩王行拜见之礼,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藩王们还是地位很高的,但是却还有一条限制,那就是藩王们不可以随便干涉地方的政务。藩王们也可以设立自己的护卫军队,根据地理原因,对人数也是有限制的,最多不能超过19000人,有的处于边疆要塞的藩王没有限制,就像宁王朱权,他就有8万的兵马,还有6000辆的战车。

这些护卫队可以由藩王们直接调遣,如果遇到什么着急的事情,藩王们所属的封地内,负责守卫的士兵们也一并归藩王们统治,在朱元璋眼里把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是很放心的。如果他们当地统治的辖区内出现动乱的话,他们也可以直接镇压。后来朝廷里有大臣们提过意见,担心藩王们的势力过大,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藩王之乱,但是当时的朱元璋正在兴头上,听到这样的话非常的生气,所以就把提意见的大臣给抓起来了,后来也没有人再敢提这些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战,击败元朝贵族后,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建元洪武,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鉴于宋、元两代皇室的孤立,宗室衰弱,朝廷一旦有事,宗室无力支援,这一历史教训,他是牢记在心上的。
为了朱氏的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地传下去,朱元璋决定恢复分封制,即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亲王,分封到各地,通过这些宗室达到拱卫朝廷的目的。

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先后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封为亲王。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第9子和第26子早逝外,其余23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
从洪武十一年起,朱元璋分封的各位亲王被陆续地派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藩王们基本都是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
那么,这些藩王们都有哪些特权呢?
一、诸王在封地建王府,可设置官署。
朱元璋规定,诸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王府,可以设置官署,公侯大臣等进见亲王都要俯首拜见,不得逾礼,这一条说明诸王的地位极高。
但是,还有一条限制,即诸王不得干预地方上的民政,王府之外的事务,均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亲王无权过问。

二、诸王设有亲王护卫军。
朱元璋规定,每个王府可以设有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护卫的士兵少者3000人,多者可达19000人。
而封在长城防线上要塞的亲王还不在此限,如分驻于宁城(今内蒙古宁城县)的宁王朱权(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就拥有8万将士,战车达6000辆。
三、诸王享有地方守军的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还规定:亲王护卫士兵归亲王直接调遣指挥;遇有急事,亲王封区内的卫所守镇士兵也一并归亲王指挥。
同时,朱元璋还强调:朝廷要调兵,必须同时发盖有皇帝御印的文书给亲王和当地的守卫军官,亲王接到御印文书后,再发令旨给守镇军官,而这些地方上的军官必须既接到御印文书,又接到亲王的令旨后,才能出兵。
这一条的规定,使得亲王成为地方上守军的监视人,亲王也就成了大明皇帝在地方上的军事代表。

朱元璋认为把军权托付给自己的亲儿子们,就万无一失了,而且亲王有自己的护卫军,一旦地方上有事变,可以当机立断,单独应战;若京师危急,亲王又可以起兵勤王,达到保卫皇室的目的。
朱元璋的23个儿子封地星罗棋布地列于全国,这些封藩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在边塞,一类在内地。
在边塞的诸王有:西安的次子秦王朱樉,太原的三子晋王朱棡,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大同的十三子代王朱桂等。
在内地的诸王有:开封的五子周王朱橚,武昌的六子楚王朱桢,青州的七子齐王朱榑,长沙的八子潭王朱梓等。

在边塞的藩王除了监视地方守军外,还负有防御北元贵族的侵扰,所以他们的护卫军特别多。晋王、燕王还曾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和负责筑城、屯田等事宜,军中大将均受其节制。
朱元璋还特别允许晋王、燕王在军中小事立断,大事方报告朝廷,因此,晋王和燕王的军权特别重,立功也最多。
当朱元璋大封藩王的时候,有一个叫叶居升的官员向朱元璋提出了担忧:“亲王的封国太大,甲兵卫士太多,军权过重,臣恐数世以后,尾大不掉,到时就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削地夺权。于是,很可能引起亲王的怨恨,酿成像汉代的七王、晋代的八王之乱。愿陛下趁诸王还未分赴封国之时,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域。”
但是,这时的朱元璋正在兴头上,听了此言非常生气,就把叶居升抓进了监狱,并囚死于狱中。自此以后,文武百官都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议论封藩的事了。

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藩王之乱来的比叶居升估计的还快,并且没经过数世,在他死后就出了大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悲痛之余将太子的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轻还没有执政经验的朱允炆听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废为庶人。
燕王朱棣看到五位亲王被废,担心自己也遭殃,就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靖难之役”正式爆发,燕王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打了四年的仗,最终以朱棣获胜,取代建文帝而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告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5
朱元璋将国家的一些地区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些儿子拥有的权利还是很多的,算是一个小皇帝,只是要向朱元璋交东西。
第3个回答  2019-10-22
可以征收当地的赋税,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第4个回答  2019-10-21
朱元璋恢复了分封制,这个时期的藩王制度对藩王非常的有利,对封地的官治、税收都享有特权,另外除了显赫的身份和富贵外,各藩王还有数千到数万的王府卫军,还可以在有外敌时调动地驻扎的军队的权利。
这也正是朱棣造反成功的基础,所以朱棣登基成功后,很快就把宗室制度给修改成藩王只享有身份和俸禄的特权,说白了就是把藩王给当猪养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