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干裂起硬皮怎么办?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1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可以:补充维生素、白醋泡脚、涂抹润肤油、注意个人卫生、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

1、补充维生素:如果是缺乏维生素引起的脚后跟干裂起皮,就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可以选择吃维生素片,或是通过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水果蔬菜。

2、白醋泡脚:白醋泡脚对缓解脚后跟干裂起皮也有一定的作用。白醋泡脚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防止皮肤开裂。热水水温在40度左右,热水与白醋比例大概为10:1,泡20-30分钟左右。

3、涂抹润肤油:脚后跟干裂起皮还可以在脚后跟涂抹润肤油,油脂可以保护角质层,减少疼痛。涂抹润肤油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皮肤干裂。

4、注意个人卫生:脚后跟干裂起皮还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清洁脚部。穿透气袜子和鞋,并勤洗袜子勤洗脚。不注重脚部卫生,还容易引起其他的疾病。

5、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想要预防和缓解脚后跟干裂起皮,还要选择合适舒适的鞋子。有些女性可能处于自身的需要,会穿高跟鞋,可能也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注重外观美丽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扩展资料:

预防脚后跟干裂:

1、预防身体皮肤的干燥,应该注意,手脚洗完之后需要立刻擦干;

2、禁止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来洗手冼脚,手脚需要保温,避免受冻;

3、多吃一些胡萝卜、菠菜等含非常高的维生素A多的蔬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6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可以购买防裂软膏凡士林、尿素膏、维E霜等抹在脚后跟。脚后跟干裂的主要原因一是皮肤本来就干燥,季节变化,皮肤缺少水分所致;二是体内缺乏维生素E;三是表皮再生能力减退,汗腺数量减少,皮脂腺分泌降低加上皮肤脱水,角质层易增厚开裂。

治疗足跟皲裂,首先应防寒保暖,在严寒的冬季,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穿袜子,暖和的鞋子。这对预防脚后跟皲裂十分有意义。中医外治以活血化淤、散寒润燥为主。

易发生足皲裂的患者在干燥寒冷的季节宜多吃油脂。病程较长或年老患者应该增加营养,滋补气血,适当多吃一些猪肝、猪皮、羊肉、阿胶、鱼肝油丸之类食品也十分必要。

扩展资料:

脚后跟出现皲裂,有几点要注意:首先不要剪、撕裂开的皮,以免形成伤口;其次,别穿太紧的鞋,少走路,以免摩擦脚后跟,使角质层更厚;还有,用水浸泡脚后跟的时间不能太长,水温更不能太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日防治足跟皲裂有何妙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29

璐璐的烦恼:

夏天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但是一到天气比较干燥的时候脚后跟就会有很厚的硬皮,有的时候还裂口子,能一点点扯下来,留下一个小坑,该怎么办啊?!这样有没有事情啊?有什么方法去除吗?

解读:

中医认为,容易脚裂的人,体质大多比较虚弱,元气不足。治表的办法是,常用面汤或米汤泡一下脚,也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泡脚是也可以用一些食醋,醋有软化皮肤表面粗糙的效果。还有就是要注意不要光脚穿凉鞋。

是原因导致脚跟干裂起硬皮的呢?

1、生理衰老

脚跟干裂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中老年人皮肤代谢缓慢,死亡细胞多,所以会出现角质增厚现象,加上油脂分泌大幅减少,皮肤会缺乏弹性,因此容易发生断裂出血。

2、脚气病引起

常见的脚气病属于糜烂型脚气,多见于脚趾间糜烂开裂,长水泡,这属于湿脚气。

3、缺乏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的现象,脚部皮肤干燥缺水就容易出现开裂出血。

4、气候干寒

秋冬季节的时候,气温低,血液循环缓慢,代谢速度降低,皮肤弹性也降低,加上空气干燥,就容易出现脚开裂起硬皮的症状。这也是脚跟开裂在冬季一般比较严重的原因。

5、皮肤病引起

一些皮肤病也可导致脚后跟开裂起硬皮,比如鱼鳞病,这是一种遗传的角化障碍性皮肤病。此外,角化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慢性湿疹也可引起脚干裂。

脚干裂,学会这3招(为家人收藏):

第一步:温水泡脚,泡脚时间不要过长(控制在15-25分钟即可)。

第二步:泡完脚后直接涂裂倍宁防裂膏,对皮肤的营养和滋润都有良好的作用,网上很容易找到,再配合赠送的脚跟干裂保护套,一般体质3天就见效了,甚至有的小伙伴会使用1 次就见效。当然要是干裂太严重见效时间会长一点。

第三步:脚上套上赠送的脚跟保护套,再穿上袜子睡一晚上,第二天起来,就会发现好了很多。

记住这5点,让脚裂好一半

1、注意足部卫生;

2、每天都要换洗袜子,定期清洗鞋子,防止脚被真菌感染;

3、做好足部保暖;

4、多吃果蔬补充维生素;

果蔬中含有维生素较多,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脚跟开裂者应该适当多吃。

5、不要手撕或刀刮增厚角质。

为了避免手脚出现干裂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接触冷水。冷水的刺激容易让皮肤的皮脂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干燥度提高,干裂程度增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7

脚后跟开裂通常有三种原因:


原因之一:局部多汗症

通俗的说,就是出汗过多了,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于青少年,不分男女,局部多汗症常见于手掌、脚掌、腋下、鼻尖、前额头、阴部等部位。

对于脚部,通常在脚跟处,容易起皮开裂。

一般认为,局部多汗症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开裂等。

解决办法:适当运动,又要勤换鞋袜,既要保持脚部通透干爽,又要保持滋润和润滑。可以适当的在容易开裂的部位涂抹润肤露。


原因之二:细菌或真菌感染

通俗的说,就是被传染脚气了。主要表现就是起水泡,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糜烂,瘙痒,足臭,脱皮,开裂等。

解决办法:以治疗脚气为主,一般脚气都是真菌感染,可以用抗真菌的药物治疗,像达克宁,地塞米松软膏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治疗周期一定要充分,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原因之三:水分丢失严重

“汗脚”失去热量的速度比“旱脚”快近20倍,很容易“风干”,甚至遭受冻伤,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体会自动关闭浅层皮肤的循环系统,造成对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则意味着足部周围的皮肤组织容易发生坏死,从而造成足部,特别是脚后跟开裂。

这个原因与局部多汗症不同,通常出现这种情况,女性和上了年纪的人情况更多一些,可能与供血不足有关,中医可能解释为气血不足。

解决办法:可以晚上温水泡脚,增加脚部血液循环。同时注意脚部保暖。注意避免寒邪的侵扰,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二是从饮食中来,主要是进食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不药博士】简介

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