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为什么没有七祖八祖

如题所述

一是达摩衣钵只传了六代,到慧能就停止了,所以只有六祖,没有七祖。

二是没有了衣钵传承,就没有了正统与旁系之分,所谓的“七祖”虽然先后出现了好几个,但因为无法确定是否为“正宗”,谁也不服谁,也就没有公认的“七祖”了。

三是盖‘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于释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至释尊时,始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

四是又肇启中国禅宗之菩提达磨,虽即禅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中之达磨多罗禅师,然其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即是基于楞伽经所说者。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称为楞伽师,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论影响,提倡一行三昧之说,至六祖惠能方以金刚般若经为正宗。

盖彼时楞伽经已偏重文句疏解,不免名相支离之故。至中唐以后,盛行拳拳棒喝之机法,禅之意义扩大,不必静坐敛心才是禅,即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平常动作亦可称之为禅。

扩展资料:

禅学精神

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

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

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

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是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禅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六祖所创的居士林众修,成就了民间佛教,他在世时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居士佛的出现,因而感觉已无必要再拘持传递禅宗僧林之“七祖八祖”,就让星星之火燎原去吧,就让众生修佛发展去吧,只要能推动众生修佛,普渡天下苍生,所谓禅宗便已成就,又何必强求一脉相传?于是六祖烧掉木棉袈裟,无人再为争“正宗正脉”,为禅宗居士林的发展扫除了桎梏和局限。

据专家们考证,自六祖惠能顿悟之后,便致力于发展民间佛教,强调“众生见性平等”,“修行不出家”、“顿悟可成佛”,于是广东会宁(四会、广宁、怀集总称)一带,民间居士修佛之风盛行,一千三百多年间陆续出现过不少“居士佛”,为历代信众所顶礼崇敬。

扩展资料

四会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六祖惠能点化居士阮公圣佛阮子郁成佛,阮子郁又点化居士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阮公圣佛为救火普降大雨等等传说。古往今来,每年逢正月初九日阮公佛生诞日,四面八方(甚至远到海外)的善男信女到寺内进香参拜,以求祝福消灾。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禅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9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禅宗是完全产生和发展于中国的佛教宗派,从印度僧菩提达摩传法于慧可开始,达摩禅法开始了在中国的“一脉单传”的历史。在传心法的同时,还要“传衣钵、定宗旨”,得到衣钵者为得真传者,为正宗,余者皆为旁系。到弘忍,共传四代,弘忍为第五代。
弘忍门下弟子众多,最出色者为首席大弟子神秀。而慧能入门晚,并没有得到弘忍多少亲自教导。但由于慧能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染尘埃”的偈子,而得到弘忍的衣钵传承。对慧能得到衣钵传承,其他弟子并不服气。
盛唐时,弘忍大弟子神秀进入宫廷,成为帝师,北宗禅随之大盛。此时,慧能正在偏远的岭南(广东)默默地教授弟子。神秀也因受到朝廷重视而成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神秀圆寂后,他的两大弟子普寂、义福在帝王的支持之下,依然占尽风光,将神秀奉为“禅宗六祖”,普寂、义福二人并称“七祖”。
慧能禅法的兴起,与慧能改变传承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慧能一改“一脉单传”的法脉流传方式,不再传衣钵,通过“衣止不传”,没有了正统、旁系之分,众弟子“各化一方”,使慧能一系的禅法(称“南宗禅”)得以广泛传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公元730年左右,慧能弟子神会北上到了东都洛阳,对慧能的南宗大肆宣扬。当时,北宗在北方已相当盛行。神秀被称为禅宗六祖,神秀的大弟子普寂、义福也被推为禅宗七祖,以正统自居,无人敢反对。面对这种局面,神会除了宣传南宗禅以外,还毅然起而抗争,提出了南宗优于北宗的说法。
开元二十二年,神会在河南滑台召开大会,批评了当时最有声望的神秀门下普寂。神会认为,北宗提出的弘忍传神秀、神秀传普寂的法统是伪造的,说弘忍不曾传法给神秀。他提出一个修正的传法系统:“(达摩)传一领袈裟以为法信授与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六代相承,连绵不绝。” 认为,慧能才是衣钵传人,是正统的禅宗六祖。
对神秀的北宗禅真正的打击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朝廷因财政困难,无力对叛军进行反击。而神会利用其威望,为朝廷筹集到了大笔款项,用于平息叛乱,并因此而得到朝廷礼遇。
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朝廷正式以神会为禅宗七祖,于是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正式成为禅宗正统。但神会很“谦虚”,推让了“七祖”之称。而慧能的“六祖”地位愈加巩固。
此外,慧能另一弟子青原行思采用广授门徒的方法,使弟子遍布各处,其中产生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同样被后人尊为禅宗七祖。但后来也没有得到佛教界的普遍认同。
至于慧能得自弘忍的衣钵,则一直存放于慧能后期所在的广东韶州(今韶关)的南华寺,在唐武则天时期曾迎入宫中供养。然后就不知所踪了。
综上所述,禅宗只到六祖,没有七祖、八祖,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达摩衣钵只传了六代,到慧能就停止了,所以只有六祖,没有七祖。
二是没有了衣钵传承,就没有了正统与旁系之分,所谓的“七祖”虽然先后出现了好几个,但因为无法确定是否为“正宗”,谁也不服谁,也就没有公认的“七祖”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19
禅宗初祖传衣钵给二祖慧可大师时,说过一句偈“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经历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后,禅宗就此遍地开花,发扬开来,出现了很多道场;达摩祖师嘱咐的原因,主要加上六祖以后禅宗已经发扬光大,道场众多的现实问题,到六祖为止,所以没有再去区分七祖,八祖。
第4个回答  2016-04-29
初果已成,遍地开花。得心印者已无可数。何来七八祖。你可以去看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机缘 那么多大德祖师 无分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