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穷皇帝,继位时国库只剩10余万两,他是谁呢?

如题所述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劳累一生的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弘历继位。雍正从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过大位,历经十三年的艰苦改革,让大清朝重新焕发了新气象。

康熙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之中存银仅为八百万两,而雍正去世时,大清的国库存银为六千万两,而这个数字在乾隆朝再一次被刷新。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乾隆朝之后,国库的存银情况。

清代中央财政结存最高的一年,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户部银库黄册统计,这一年的财务数据为:旧管,7466万;新收,1811万;开除,1095万;实在,8182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四个名目,合成“四柱”。四柱清册为大清传统会计法,创立于唐代,沿用至清末。用现代会计术语,四柱分别相当于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与期末结存。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攒下八千余万两银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谁能想想到,再过七十余年,国库里的实在银两竟比不上当初的零头。且看是如何败家的。

最大的败家子,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皇帝自己。在他手上,固然取得了最高的实在存银数,然而,到了嘉庆三年(1798年),只剩下一千九百万。不过二十年,六千万两银子没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边疆的战事,名园的兴造,外省的巡幸,诸凡所谓“盛世”必须的文治武功,处处皆要花钱。乾隆大胆施行“积极财政”,钱就是这样给造没了。

钱没了,乾隆皇帝还挺安逸,自称“十全老人”,以为旷古未有。其子嘉庆皇帝却是一点也乐不起来,只能汲取教训,稳健理财,不再追求虚头巴脑的盛世风光,在他去世的时候总算扳回一局,卸任时留下二千七百万两。

继位的道光皇帝,克承父志,崇俭去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度创造了三千三百万两的佳绩,颇有恢复元气的指望。

无奈,道光帝八字不济,时运不佳,注定命不该富。陡然与国际接轨,遭遇了鸦片战争,军费及赔款花费巨大,最终导致巨亏。道光三十年(1850年),国库仅存银八百万两。

然而,到了咸丰继位的时候更惨,登基之初便与太平天国大开内战,敌占区的赋税收不上来,各地军队的费用却不能少,于是,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时候,实在这一栏填的数字是1696897两,创历史新低。

不过,最惨的是,这169万还不是真金白银,只是账面数据,经过审计,当年的库存实银只有118709两。就这么点银子,还不如民间一位富豪,和鼎盛的乾隆朝相差竟达800倍。这还让人家怎么愉快地当皇帝。当时若是有退出机制,我敢赌五毛钱,咸丰帝还真会选择辞职不干。

迫不得已之下,咸丰皇帝将紫禁城内的值钱的重金属全部熔化,即便是用来防火的大铜缸也没放过,所得全部送往前线充当军饷,这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巴巴。还好他的一生总算是熬过去了,国库多少还有些散碎银子。

到了同治、光绪时,日子就更紧巴了,各种战败、各种赔款接踵而至,大清的国库已经空了,沦落到要去各国银行贷款的境地。到了宣统时,只干了三年皇帝就退位了,连皇宫小朝廷的生活费也要民国政府施舍,为贴补家用,暗地还干一些倒卖国宝的勾当。

大清国库的明细账,说白了就是一部王朝的兴衰史,银子就是国家的根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道光三十年正月,奕詝打败了自己的六弟奕诉,终于登上皇位,这就是咸丰帝。准备施展抱负的咸丰帝看了一下自己的“腰包”——国库存银800万两。看起来不少,可是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清国,这点儿钱怎么够用呢?

很快,咸丰皇帝便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压力。许多地区陆续出现的天灾迫使他不得不减免这些地区的税赋,这就意味着国库当年的收入不仅会减少,政府还要为此拨出一部分赈灾款和修治河工费用。各地的农民起义大爆发之后,他所统治的辖区也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太平军占领了富饶的江、浙一带之后,国库每年的收入甚至还达不到1850年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咸丰二年(1852)国库收入白银为8361836两,次年为白银4443174两,咸丰六年(1856)就仅有白银2669662两了。国库的收入在锐减,但每年镇压起义军的经费却在剧增,本来花钱还毫不吝惜的咸丰帝不得不采取措施了。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国库仅有存银11万余两。

清王朝的财源,主要为地丁漕粮、关税、盐课。按祖宗“永不加赋”的规定,在地丁漕粮上已无文章可做;关税数量较小,又怕增税惹怒“洋人”;盐课是主要收入,咸丰帝派人整顿盐务,以期增加收入,但无显著成效。没有钱,不能调兵,不能募勇不能继续作战。他多方筹措,开捐输,清家底,挪闲款,迫令各省交钱,甚至下令将乾隆时御制的三口大金钟(分别重800斤、700斤、580斤)熔化,取金充军需,这样维持3年就不行了。

咸丰帝想到了卖官鬻爵,1851年,清政府颁发了《筹饷事例条款》,规定了捐纳文武各级职衔的价钱,可以比1826年时的标准少一成,也就是说,咸丰帝打出了九折优惠。1853年初,太平军进军江南,为了筹集更多的军费以调动更多的兵力,咸丰帝狠下心来再次调整各种职衔的标价,全部按八折出售。本来大家觉得有个官衔很荣耀,可一旦放开了卖官鬻爵,人们便逐渐对买官失去了兴趣。1851年,户部捐纳的收入为白银1110385两,1852年增加到3135861两,到了1853年时就只有672611两了。1854年,各种职衔实际出售的价格再次降低,只有七五折。这样,1851年时一个道台衔能卖11808两白银,到了1854年时就只能卖到7084.8两了。咸丰后期,清政府又规定在收捐纳款时,可以银、票结合,鉴于当时通货膨胀极为严重,各种官衔的出售价格实际上又降低了不少。

咸丰又批准印制钱票,以纸代银代钱;同时批准铸造大面额的铜钱,甚至出现当五百、当千的大钱。后因铸钱铜料不足,就制造铁钱、铅钱。此类票、钱一出,顿时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

统兵大员收不到中央财政拨给银钱,只得自找出路,一方面裁减兵勇,以节其费(被裁退的兵勇流窜社会,反又增加治安的难度);一方面自筹款项,如琦善所部,先在扬州对各类商品抽取1%的税,后又在交通要道设卡收取过路费,称作“厘金”。后来咸丰帝根据户部建议,在全国推行厘金制度,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第2个回答  2020-11-25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劳累一生的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弘历继位。雍正从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过大位,历经十三年的艰苦改革,让大清朝重新焕发了新气象。

康熙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之中存银仅为八百万两,而雍正去世时,大清的国库存银为六千万两,而这个数字在乾隆朝再一次被刷新。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乾隆朝之后,国库的存银情况。

清代中央财政结存最高的一年,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户部银库黄册统计,这一年的财务数据为:旧管,7466万;新收,1811万;开除,1095万;实在,8182万。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四个名目,合成“四柱”。四柱清册为大清传统会计法,创立于唐代,沿用至清末。用现代会计术语,四柱分别相当于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与期末结存。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攒下八千余万两银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谁能想想到,再过七十余年,国库里的实在银两竟比不上当初的零头。且看是如何败家的。

最大的败家子,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皇帝自己。在他手上,固然取得了最高的实在存银数,然而,到了嘉庆三年(1798年),只剩下一千九百万。不过二十年,六千万两银子没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边疆的战事,名园的兴造,外省的巡幸,诸凡所谓“盛世”必须的文治武功,处处皆要花钱。乾隆大胆施行“积极财政”,钱就是这样给造没了。

钱没了,乾隆皇帝还挺安逸,自称“十全老人”,以为旷古未有。其子嘉庆皇帝却是一点也乐不起来,只能汲取教训,稳健理财,不再追求虚头巴脑的盛世风光,在他去世的时候总算扳回一局,卸任时留下二千七百万两。

继位的道光皇帝,克承父志,崇俭去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度创造了三千三百万两的佳绩,颇有恢复元气的指望。

无奈,道光帝八字不济,时运不佳,注定命不该富。陡然与国际接轨,遭遇了鸦片战争,军费及赔款花费巨大,最终导致巨亏。道光三十年(1850年),国库仅存银八百万两。

然而,到了咸丰继位的时候更惨,登基之初便与太平天国大开内战,敌占区的赋税收不上来,各地军队的费用却不能少,于是,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时候,实在这一栏填的数字是1696897两,创历史新低。

不过,最惨的是,这169万还不是真金白银,只是账面数据,经过审计,当年的库存实银只有118709两。就这么点银子,还不如民间一位富豪,和鼎盛的乾隆朝相差竟达800倍。这还让人家怎么愉快地当皇帝。当时若是有退出机制,我敢赌五毛钱,咸丰帝还真会选择辞职不干。

迫不得已之下,咸丰皇帝将紫禁城内的值钱的重金属全部熔化,即便是用来防火的大铜缸也没放过,所得全部送往前线充当军饷,这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巴巴。还好他的一生总算是熬过去了,国库多少还有些散碎银子。

第3个回答  2020-12-06
他是嘉庆皇帝,嘉庆皇帝登基时,由于国库已经被乾隆给挥霍空了。因此只剩下10余万两。
第4个回答  2020-12-06
他就是嘉庆皇帝,乾隆晚年六下江南,几乎将国库的银子耗损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