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对儿童的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如题所述

法国卢梭从自然教育的理论出发,依据儿童的发展,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1、婴儿期(0-2)

卢梭将从出生到2岁划为婴儿期,他认为应以体育保健为主。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的工具。体育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时的体育主要是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其关键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

他反对捆绑婴儿的四肢,要求衣服宽松肥大,使婴儿的肢体可以充分自由活动,而且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应该养成他们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能力。

卢梭还主张婴儿应该由母亲哺乳,由父母亲自养育。儿童还应该培养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医药的治疗。不能溺爱儿童,不强迫或加速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2、童年期(2-12)

2岁至12岁为童年期,卢梭称这一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因为外部感觉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

为了发展外部感觉器官,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为了触觉,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去抓每件东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戏,由此使儿童了解感觉与引起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发展视觉,要让儿童尽早地学习写生画和制图;为了发展听觉,卢梭主张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清晰,并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

对于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卢梭认为不应该竭力加强发展,儿童的食物应该是自然的,简单的。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地研究幼儿外部感觉器官的教育问题的人,这对后来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3、少年期(12-15)

12至15岁为少年期,卢梭认为这时是“劳动、教育、学习的时期”。因为儿童到12岁时已经有了强健的身体,有发育良好的感官,有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这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卢梭认为应该以有益的、必需的、正确的和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知识为主。

他尤其重视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几何以及读、写、算等学科的学习。他完全排斥神学,但也排除人文学科,认为这些学科要到15岁以后才能学习。除智育以外,卢梭对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减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者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只有劳动才使人“过着自由、健康、诚实、勤劳和正直的生活。”卢梭要求爱弥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因为农业是最诚实、最有益于人类的。但他又让爱弥尔看到农业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是不自由的。所以爱弥尔还要再学习一种劳动技能。

他认为,在人类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而手工劳动中最有益、最适合学生兴趣的是木工。木工可使人灵巧、机敏,能发展人的优美典雅感,他要求爱弥尔每周要有二天的时间到木匠的工场里学习木工技术。这时期的教育使爱弥尔既有工匠的双手,还有哲学家的头脑。

4、青春期(15-青春期)

15岁到成年为青春期。卢梭称这个阶段为“激动和热情”时期,应该进行道德教育。

卢梭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来看待道德和道德教育,他认为人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基于这一认识,他把道德教育的任务归为: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为了培养青年善良的情感,应当让青年去观察人类的苦难、贫困和悲伤的情景,以培养同情他人的感情。

为了培养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历史和伟人传记。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则需要实际的练习,即社会道德的实践。总之,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方面“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卢梭从自然教育的理论出发,依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过程的理解,将其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并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规定了相应的教育任务。

1.婴儿期的教育

卢梭将从出生到2岁划为婴儿期,他认为应以体育保健为主。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的工具。体育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时的体育主要是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其关键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他反对捆绑婴儿的四肢,要求衣服宽松肥大,使婴儿的肢体可以充分自由活动,而且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应该养成他们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能力。卢梭还主张婴儿应该由母亲哺乳,由父母亲自养育。儿童还应该培养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医药的治疗。不能溺爱儿童,不强迫或加速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2.童年期的教育

2岁至12岁为童年期,卢梭称这一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因为外部感觉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

卢梭认为,为了发展外部感觉器官,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为了触觉,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去抓每件东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戏,由此使儿童了解感觉与引起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发展视觉,要让儿童尽早地学习写生画和制图;为了发展听觉,卢梭主张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清晰,并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对于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卢梭认为不应该竭力加强发展,儿童的食物应该是自然的,简单的。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地研究幼儿外部感觉器官的教育问题的人,这对后来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卢梭还认为12岁以前的儿童没有道德概念,不宜对其讲抽象的道德概念。若需要只能用“自然后果”的方法进行教育。“自然后果”即对于儿童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他,而是利用过失的自然结果,使儿童自食其果,从而促使其反省并改正。卢梭认为,在幼儿,感觉中不存在的东西,在其大脑中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观念,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及其结果的意义。例如孩子打破了房间里的窗子,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吹,别怕他受风寒,“因为宁可让他着凉,不可让他发疯”。卢梭主张在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或过失行为时,可以结合孩子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教育,使他们在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中接受教训,从而改正缺点和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例如卢梭认为,受风吹不是惩罚,而是过失的自然后果。其实这还是惩罚。

3.少年期的教育

12至15岁为少年期,卢梭认为这时是“劳动、教育、学习的时期”。因为儿童到12岁时已经有了强健的身体,有发育良好的感官,有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这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方法。

在教学内容方面,卢梭认为应该以有益的、必需的、正确的和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知识为主。他尤其重视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几何以及读、写、算等学科的学习。他完全排斥神学,但也排除人文学科,认为这些学科要到15岁以后才能学习。

既然卢梭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而不是知识本身,那教给学生掌握工具的方法是什么呢?卢梭首创地提出运用“发现学问”、“发现真理”的发现法。他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他强调,在发现法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发现不是凭空发现,应该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儿童要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发现真理。其次,教师要设置问题,布置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发现思维。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拿起一块石头,假装要把它放在空中,可是我一空手,石头就掉下来了。我看见爱弥尔很注意我的动作,于是我问他:‘这块石头为什么掉下去了呢?”这样,使爱弥尔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以解决问题,这就使他上了第一堂物理课。显然,卢梭重视的是采用观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地思维和判断。

除智育以外,卢梭对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减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者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只有劳动才使人“过着自由、健康、诚实、勤劳和正直的生活。”卢梭要求爱弥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因为农业是最诚实、最有益于人类的。但他又让爱弥尔看到农业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是不自由的。所以爱弥尔还要再学习一种劳动技能。他认为,在人类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而手工劳动中最有益、最适合学生兴趣的是木工。木工可使人灵巧、机敏,能发展人的优美典雅感,他要求爱弥尔每周要有二天的时间到木匠的工场里学习木工技术。这时期的教育使爱弥尔既有工匠的双手,还有哲学家的头脑。

4.青春期的教育

15岁到成年为青春期。卢梭称这个阶段为“激动和热情”时期,应该进行道德教育。

卢梭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来看待道德和道德教育,他认为人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基于这一认识,他把道德教育的任务归为: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为了培养青年善良的情感,应当让青年去观察人类的苦难、贫困和悲伤的情景,以培养同情他人的感情。为了培养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历史和伟人传记。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则需要实际的练习,即社会道德的实践。总之,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方面“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卢梭的道德教育中也包含了宗教教育。他从自然神教出发,认为爱弥尔在18岁以前不应该同他谈宗教,直到他能自己探究宇宙万物的基本原因时,就会逐渐理解宗教的起源,然后成为研究自然进而寻求自然的创造者,最后趋向自然神教的世界观。

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深深地影响了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正如拿破仑所说:没有卢校,不会有法国革命。在世界教育史上,卢梭也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以极大影响,如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康德、泛爱学派的巴西多以及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斯宾塞、杜威、蒙台梭利等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