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指出「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怎么预防?

如题所述

近日,世卫组织表示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92例猴痘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随着监测范围扩大,世卫组织预测,全球猴痘病例可能进一步增加。

对于猴痘病毒,很多人并不了解,觉得很陌生。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58年在实验动物猴子身上被发现,该病于1970年初次在人类中发现,主要见于非洲中西部雨林国家。猴痘和天花是近亲,两者基因组结构非常相似,在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上也有很多雷同之处。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猴痘可以通过病人、疫畜的体液传染。

对于猴痘我们可能并不了解,但是天花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天花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在古代更是无法医治。

那么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传播呢?

一、避免接触到有传播猴痘病毒的传染源:

比如说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主要是非洲南部的灵长类、啮齿动物、有袋类)、

避免食用野味,尤其是在非洲南部旅行时、避免接触任何与患病动物接触过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等。

二、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必要情况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首先将受感染的病人与其他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进行隔离,如果与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接触后,要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类洗手液。如果需要照顾护理猴痘病人,需要在接触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

三、接种天花疫苗,有效预防猴痘感染发生的概率。

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法国世界报报道,虽然美国正在为接触病例接种猴痘疫苗,但法国也可以采取同样的防疫方向。面对目前在法国确诊的三例猴痘病例,高级卫生局 (HAS) 建议于 5 月 24 日星期二为成年人接种疫苗,包括与患者有危险接触的卫生专业人员。

所以及时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法,而且最好在有风险的接触后四天内接种这种疫苗,最多 14 天后接种两剂(或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试者中接种三剂),间隔 28 天。


目前我国尚未有猴痘确诊病例报告,大家无需担心,但是也不可能掉以轻心,希望这些内容只是“涨姿势”,大家用不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5

如何预防猴痘病毒?



常见的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另外,接触已感染的人或动物后,应以肥皂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照顾患者时也建议穿上防护装备。



因为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针对天花病毒的疫苗对猴痘病毒也有保护效力,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的效果约为85%。

感染猴痘怎么办?

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会出现感染者病情严重的情况。



根据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



目前猴痘的治疗方式还没有经过安全验证,不过若要控制猴痘疫情暴发,可使用天花疫苗、抗病毒药物以及牛痘免疫球蛋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由于目前感染的源头尚未被确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卫生机构均建议加强对当地皮疹病例的监控,以及对可能病例的追踪和溯源。



由于猴痘的有些症状跟其它出现皮疹的疾病相似(比如带状疱疹,性传播病毒造成的皮疹),可能有些猴痘患者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医务人员在发现症状与猴痘相似的患者时应该考虑猴痘病毒感染的诊断。



尽早发现病例,并且对可疑病例的隔离和追踪,以及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警觉性,是预防二次感染,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第2个回答  2022-05-25

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某些个体中可能很严重,例如儿童、孕妇或因其他健康状况而导致免疫抑制的人。迫切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并进行全面的病例发现和隔离(提供支持性护理),联系追踪和支持性护理以限制进一步的传播。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此次疫情相关的死亡病例。立即行动的重点是向最有可能感染猴痘的人提供准确的信息,阻止进一步传播并保护一线工作人员。

建议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任何疑似猴痘的患者都应该接受调查,如果确诊,则隔离,直到他们的病灶结痂,结痂脱落,下面形成一层新鲜的皮肤。应警惕与出现非典型皮疹的患者相关的信号,这种皮疹在连续阶段进展——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在身体所有受影响区域的同一发展阶段——可能与伴有发烧、淋巴结肿大、背痛和肌肉酸痛。这些人可能会出现在各种社区和医疗保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初级保健、发烧诊所、性健康服务、传染病科、妇产科、泌尿科、急诊科和皮肤科诊所。提高潜在受影响社区以及医疗保健提供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意识,对于识别和预防进一步的继发病例以及有效管理当前的疫情至关重要。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可能会感染猴痘。自我保护的步骤包括避免与任何有症状的人进行皮肤接触或面对面接触,进行更安全的性行为,用水和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保持双手清洁,以及保持呼吸礼仪。

如果有人被怀疑或确认患有猴痘,他们应该隔离直到结痂脱落。在此期间,患者可以获得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猴痘症状。任何照顾猴痘患者的人都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清洁物体和接触过的表面。前往猴痘流行国家的居民和旅行者应避免与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啮齿动物、有袋动物、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死或活)等患病哺乳动物接触,并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味(野味)。

第3个回答  2022-05-25

世卫:猴痘病毒发生人际传播

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 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世卫方面认为,欧洲多国近期出现的猴痘病例属于 “非典型” ,仅极少数病例有过猴痘风险地区旅行史,且不少感染者经性病诊所检查确诊。

一般来说,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并不常见。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通常需要更长时间面对面才能发生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猴痘病毒还可经由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美国纽约出现2例疑似猴痘病例

美国纽约健康与心理卫生部门公共卫生实验室当地时间5月20日的声明指出, 对2名疑似患者进行猴痘病毒检测后 ,其中一人呈阴性,另一人呈阳性。但须等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完成检测后得出最终诊断。该名阳性患者目前正在隔离,可能成为美国2022年已知的第二起本土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已在英国社区传播

据央视援引法新社报道,英国卫生官员5月22日表示,英国每天都出现新增的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这种病毒与前往西非旅行无关。

英国卫生安全局首席医疗顾问苏珊·霍普金斯表示, 猴痘病毒已在英国形成社区传播。她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英国出现了没有西非旅行史的感染病例。

比利时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

据海外网援引比利时《晚报》等多家外媒报道,在发现多例猴痘病例后,比利时卫生部门于当地时间19日发布声明, 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该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猴痘病例进行自我隔离的国家。


报道称,接触猴痘病例的人不需要自我隔离,但应该保持警惕,特别是在与弱势群体接触时。

什么是猴痘

据联合国网站介绍,猴痘是一种 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随着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和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在本轮疫情暴发前,猴痘病例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热带雨林散发。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到85%。

“我们有能用的疫苗,但最重要的信息是,你可以保护自己。”海曼说。

流行病学家:欧洲猴痘疫情

不太可能发展成全球流行病

尽管欧洲猴痘感染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流行病学家认为,欧洲猴痘疫情不太可能发展成全球流行病。

目前没有专门的猴痘疫苗,不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 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性高达85%。 英国政府已经开始向部分医疗工作者或有猴痘病毒暴露风险的人群提供天花疫苗。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目前,欧洲猴痘疫情暂无死亡病例报告。

专家提醒:我国要守住国门,严防输入

世卫组织公报信息显示,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但可能为5至21天 。

多位专家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面对全球多国出现散发猴痘,我国一定要守住“国门”, 外防输入很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沈军表示,近期应禁止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动物(包括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以下简称相关动物)入境,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交通工具、人员和货物的检疫。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发文认为,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疫情,特别关注的是病毒有没有改变传播途径,就像当前疫情中可能发生的那样。这次在欧美多国的新暴发可能是一个迹象, 表明该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化 ——即使只是一点点——并可能增加其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该文认为,在我国虽然还从未有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 但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将持续存在 ,并随着欧美出现疫情,我国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如何保护自己?

据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华山感染”公众号21日发布的文章介绍,旅行期间或从流行地区返回后的任何疾病都应向卫生专业人员报告,包括有关最近所有旅行和免疫史的信息。前往流行国家的居民和旅行者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患病动物(死的或活的)(啮齿动物、有袋动物、灵长类动物),并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野味(灌木肉)。应强调使用肥皂和水或酒精类消毒剂保持手卫生的重要性。

第4个回答  2022-05-25

猴痘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具体症状以及传播方式与天花病毒类似。

作为传染病当中的一种,猴痘的预防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消灭传染源。

对于传染病来说,传染源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根源所在。

因此,要想有效控制传染病,就必须消灭传染源。

具体来说,对于猴痘病毒来说,要想控制这种传染病,就必须采取措施消灭猴痘病毒。……这是最根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之所以能够传染,就是因为传播途径的存在。……病毒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生病。

因此,要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就必须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具体来说,对于猴痘病毒来说,需要根据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的途径,防止其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这样就可以防止猴痘病毒的传播,有效控制这种传染病了。

3,保护易感人群。

所谓易感人群,就是指对于某种传染病抵抗力低、易于患病的人群。……因为缺乏足够的抵抗力,这些人一旦被传染病病菌、病毒感染,就容易发病,身体健康将受到损害。

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保护易感人群,防止他们被传染而发病。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等多种方法来保护易感人群,从而有效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猴痘这种传染病来说,要想有效预防,也需要采取上述几种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毒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