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请事假老板可以不批吗?

如题所述

事假,因私事或个人原因请的假,单位可以不批。
员工请事假的批准权在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员工请事假的具体情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事假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范围,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事假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故事假的管理依据一般是以劳资双方的劳动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为准。
只要用人单位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请事假的流程及批准权限,结合员工休假理由及所在岗位工作的需要,不批准员工的事假申请,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假的管理:员工提出请事假的,应由本人事先亲自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请假审批单》,明确请假的类型、事由、请假的时间,签字确认后再按用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核批准,由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报人事部门备案。
如果员工提出请事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批准;若员工在请事假到期后尚未返岗工作的,不要盲目的按照旷工进行处理,应当根据其留存在地址和联系电话进行了解情况,先要求其返岗工作,然后再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保留相应的书面证据。
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年假的请假规定员工请病假、婚假、产假的,单位是必须批准的,丧假由公司酌情批准,年假由公司和员工协商。
1、公司对于员工请病假只有形式上的审核权,患病员工提供医院出具的生病证明,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单位不能不批准。2、婚假是法定的请假理由,符合法律规定手续的员工请婚假,单位原则上应当予以批准,也可以结合工作进度与职工协商具体的休假日期。但是不能拒绝职工休婚假、缩短职工休婚假的时间、休婚假扣工资和再婚者不批婚假。
3、根据《劳动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4、对于丧假,属于酌情批准。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丧假。不过,对于具体的操作标准,却没有明确说明。通常丧假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多数企业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死亡的,由公司决定是否批准员工的请假。5、带薪年休假,与单位协商。带薪年休假是法定的请假理由,不过带薪年休假并非想休就能休,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或集中休假或分段休假。也就是说,请带薪年休假,需要提前和用人单位打招呼,合理安排好工作后,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2
公司故意不批假然后算旷工是对的,但劳动者缺勤是因为不可抗力、见义勇为、依法参加社会活动应当除外。如果劳动者请事假,用人单位不批准,劳动者旷工不上班,用人单位算劳动者旷工是合法的;如果劳动者是病假,并且有医院的病历以及住院证明,如果用人单位算劳动者旷工,则是一种违法法行为。劳动者无故旷工,用人单位是可以依据劳动法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一定的罚款的,如果因为劳动者的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的赔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2个回答  2023-01-25
员工无正当理由,老板可以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