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从西天取回了千卷经书,却为何输给了只有一本经的禅宗慧能?

这是为何?

因为禅宗慧能的《六相坛经》更为世人所接受,而玄奘取回的经书更多的是西方有关佛教的最初的观点和思想。《六相坛经》所倡导的是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顿悟就能了解到佛教的意义。

玄奘去西天取经的起因是因为北方地论学和南方摄论学之间有差异,目的是玄奘想要将两者融合,更好的研究和发展佛教,想要把这个分歧在中国佛教史上抹去,最后形成统一。所以玄奘向唐太宗申请西行求法。从西天取经归来,总共带回佛典657部,这些对于研究佛教原典文献的贡献巨大意义非凡。

而由慧能说,弟子记录成册的《六相坛经》,对于佛教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慧能建立南宗,他对于佛教的理解和感悟是把难懂晦涩的佛法和中国人普遍的道德价值观念结合。所以《六相坛经》中所慧能所讲的佛法能更好的传播给普通百姓,更加深入人心,引起共鸣。这也不需要有什么对于佛法顿悟的天赋,也不需要花时间去参透,慧能把佛法变得浅显易懂了一些。

相比较,玄奘从西天取回来的佛典,很多都是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创立之初就已经在编写的佛典了,那这些佛教的论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是天书,即使玄奘通晓三经,能够将它们翻译出来,但是这个门槛还是在那里的。不仅是百姓更愿意读简单一点的佛教书籍,当权者也不愿意自己国家的宗教太过晦涩高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8
唐僧并没有输,是人们输给了懒惰,跟着慧能一起走火入魔罢了,

并不是信徙越多,谁就是真理,印度的外道信徙更多,能说是真理吗?呵呵,

输赢不是这么分的,而是凭神通与三十二相来鉴定。

可能是唐僧过于埋头研究理论,所以没空去搞垮禅宗,宣传佛法,所以他的信徙才比较少而已。
总有人一些,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人家没空理你禅宗,你就自以为别人打不过你,愚蠢。

释迦牟尼授记给唐僧的教主弥勒,而不是迦叶,你们才迷信禅宗才是大白痴,走火入魔,病得不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佛有那么好成?笑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1
你这个唐僧(玄奘法师)输给了慧能禅师的结论是从哪方面论证而来的?
玄奘法师生卒时间段为公元600—664年,慧能禅师的生卒时间段为公元638—713年,玄奘法师圆寂的时候,慧能禅师应还在弘忍禅师处舂米呢,两人之间毫无交涉,不管是法义辩证,还是比禅定等等,都没有过史料记载,所以你说玄奘法师输给慧能禅师是指哪方面呢?
如果你说玄奘法师所传的瑜伽宗(唯识宗)不如慧能禅师所传的愣伽宗(禅宗)流传久远,流传广泛,这个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玄奘法师输给了慧能禅师。如盲人不见日月,非日月之过也,唯识宗不如禅宗流传的久远要从几方面分析。
1唯识名相繁杂,逻辑严谨,不利于传播。
2五种种姓说遭到当时佛教界的抵制,哪怕是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也倒戈相向,绝不支持五种姓说。
3唐太宗李世民欣赏玄奘法师的文采,学问,而后来的武则天则喜欢禅宗的神秀禅师慧能禅师等,没有帝王支持,唯识宗也难以弘扬光大。
无独有偶,同为印度佛教两大车轮之一的中观宗也是三传绝嗣,唯识宗中观宗在汉地漫长的佛教史中可谓昙花一现。尽管翻译般若中观的法师鸠摩罗什法师,已经采用删繁就简的意译方式,也还是难以使中观宗在汉地源远流长,更不要说采用直译方式的玄奘法师了。几次灭佛运动后汉地两大宗得以流传延续,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就是主张:信愿行具足,一句阿弥陀佛念的好,必定往生,往生后去净土跟阿弥陀佛学习大乘佛法。禅宗主张就是:顿悟成佛,未悟前参公案,参话头,有时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一句话头,如履薄冰,生怕起了别的念头。悟后保任,随缘自在,虽说这两宗观点也没错,但正好说明了汉地好简节,求速成的习气,从而不愿意去深入研究经藏论藏。并且汉地的楞严经里记载的阿难忏悔多闻不如实修,更是让汉地佛教徒对广博经论的人士嗤之以鼻。
再者印度的大乘唯识中观,都提及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跟汉地的顿悟成佛理念有很大差异,前者貌似主动出击,后者貌似守株待兔。
民国时期佛教诸宗回流,佛教迎来了又一次的昌盛时期,而今大藏经也有电子书版,学学习唯识中观的人也多了起来,据我接触的唯识宗中观宗的佛教徒对比禅宗的佛教徒,大部分唯识中观的学人都广学多闻,能答善辩,反观只学禅宗的人一问三不知,除了公案还是公案,对经论涉及的很少,更不用说精通了。

结语:你的结论玄奘法师输给了慧能禅师,这个论证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并不成立。
第3个回答  2019-10-10
唐僧从西天取回了千卷经书,却为何输给了只有一本经的禅宗慧能,我觉得都是有目的性的吧,而且一本书了就能包含的东西为什么要看千本书籍呢。就是这个道理我觉得。
第4个回答  2021-09-01
因为似我者死,只有超越才有未来。唐僧只是做了佛经的翻译传播工作,惠能不得了,推陈出新,创造新天地,让中国人的心有安生立命的境界,安顿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