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在你的生活中是常态吗?熬夜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熬夜这话题都讨论了几十年了,从我妈那辈起,就没断过,现在又传到了我这代。55555,熬夜真的很痛苦啊。熬夜在我的生活中算是挺常态的,几乎和平时的工作啊,看手机一样形成了一个很有规律的日常。但是不得不说,这个熬夜的毛病真的不好。

下面是我和我朋友的一些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我的一些亲身经验能够帮助大家改善睡眠。

熬夜学习

我记得我大二要考雅思,每天除了完成专业内的学习,还要完成雅思的复习。白天课多,所以就把雅思考试复习安排在了晚上,从图书馆回来一直到晚上将近12点,我妈要是知道我这么爱学习,肯定能疯掉!当时学的时候,太进入状态了,本来提醒自己11点就停止,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结果熬了将近一个月,由正常的睡眠变成了异常的熬夜。每次我学完之后,躺在床上就再也不困了。天哪!那个月头发哗哗的掉啊!每天的生物钟一片混乱。

所以,劝大家晚上即使再怎么爱学习,也要控制好时间,否则代价也很大的。

熬夜玩手机

这个在大学生群体非常常见,我在上大学那会儿,熬夜太正常了,不到十二点都不睡觉,整个寝室都亮着手机。静悄悄谁也不打扰谁。很多时候都用手机可以看电视,打游戏,聊天啥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熬夜也就无可厚非了。

生活和工作导致

想必这个原因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感受吧。工作压力太大,职场竞争压力也大,还有就是生活压力负担太重,各种关系难搞,各种闹心的事情。总之,熬夜有时也是不得已的。

我记得我在一个外企实习的时候,就是这种心情,每天都是跑着工作,连吃饭都是在运动中,当时和我竞争的另一个人最后因为压力大放弃了,而我也是每天抓心挠肝的熬夜。最可气的是居然还胖了10斤。

还有一种就是加班,尤其是那些在医院值班的护士和医生等人群,此类人群很多时候都会被生活所逼,不得不熬夜工作。

感情问题所致

人类是具有感情的,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只要出现了巨大变化,多少都会给自身的情绪造成影响。尤其是失恋的那种,我之前有个女朋友失恋了,每天都失眠,大概过了半年才恢复过来。可见,一段感情需要付出睡眠的代价。还有谈恋爱的,每天也不知道咋那么多要说的话,我记得我寝室的室友,每天都见面每天晚上有唠不完的磕,一唠唠到后半夜。

刷朋友圈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刷朋友圈成了很多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天不刷就好像那些朋友已经不存在了一样,所以不管多晚都要刷一下。我也是,每天必刷,就跟打卡是的。生怕自己漏下哪些关键性内容。其实,能有啥有用的信息,只不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应酬

我有个朋友是客户经理,曾经一周的时间有五天应酬到半夜两点。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主动应酬,没有应酬时到处要求别人应酬自己。这类人生物钟极其的混乱,熬夜必然的。

心理因素

说白了,我觉得这方面可以归纳为“闲的”,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之后主观的在大脑提示自己“我不想睡”。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熬夜。

身体健康因素

这部分人群是基于身体方面有问题,导致的失眠熬夜。你就比如说我姥姥,她的胃部不是很健康,所以呢,经常性在夜里不舒服,所以影响了睡眠。

经历了之前的一些教训,我也开始改善自己的睡眠。其实很多情况都是可以避免熬夜的,除了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或学习外,其他的如果不需要熬夜真应该改掉这个坏习惯。

那么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几个改善睡眠的方法,我自己觉得还算是有效,分享给大家。

    睡觉前喝杯牛奶

    睡前不要吃太多的食物,零食瓜子啥的都放弃吧,吃了就别想睡了。

    可以适当的做下拉伸,时间不要太长,5分钟以内。

    可以进行冥想,这个有点高端是我最近学习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到网上找一些好的进行练习。

    睡前别说太多话,会让大脑兴奋

    调整好睡觉时间,每天都要固定,形成一定的生活习惯,熬夜就会消失不见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2

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说熬夜是大学生活的常态。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作息时间较自由

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来说非常自由。学校不会硬性规定学生每天早上七点早读晚上十点晚自修放学;也不会固定每天有七节课三节晚自修;当然更不会有因为晚上在宿舍讲话学生需写检讨的条文规定。大学是一个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多自由的地方,然而尚未成熟、仍然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这自由,反而利用大学的自由来放纵自己的生活,从而出现了熬夜这一现象。因为自由的作息时间,通宵熬夜甚至日夜颠倒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第二天没有早课,前一晚同学们通常会比平时晚一两个小时睡觉,因为想着第二天可以睡懒觉;因为没有宿管会巡逻宿舍查出晚睡的同学并记名扣分处理,同学们在睡觉时间上从来不会感到有压力,熬夜似乎成了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的做法了。

拖延症较普遍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可见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歪曲的生活习惯了。早上的任务会拖到下午做,而到了下午又会想着晚上还有时间做。可是往往到了晚上,前半夜在同学们眼里仍然是“时间充足”的一段时间,到了后半夜——往往是晚上十点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才不得不开始完成早上。

就该完成的任务。然而,到了晚上十点,人都会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这是人生理机能的正常反应。所以,同学们总是“被迫”要在身心疲惫、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完成作业或任务。这么一来,同学的效率一定会大大降低,原本只要一个小时完成的任务可能这时需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不知不觉中,又一个熬夜现象产生了。而这一切都是拖延症在作怪,但拖延症恰恰是大学生的“通病”,因此熬夜成为大学生校园里的普遍现象的原因不难解释。

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作品前面也有提到过,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电脑就成为消遣的主要工具。大学生利用电脑除了查资料、做作业之外,更大一部分是用来玩游戏或追剧。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都是消遣的好途径,然而也是一个陷进去就拔不出来的泥沼。不少同学会因为打网游或者追看电视剧而通宵达旦。沉迷网络游戏和影视作品也成了大学生熬夜的一个主要原因。

社团活动

大学里有很多社团,这是丰富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参与社团活动或者竞选社团干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然而,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会使同学们的生活“过分”忙碌起来。写策划书、拉赞助、画海报、邀请嘉宾、举办晚会、编辑公众号等等,有时会迫使同学们熬夜来完成这些工作。当然,有些同学也会因为“拖延症”而深夜挑灯。

学习压力大

在大学,虽然学习压力没有高中时期那么大,但学习压力还是存

在的。因为学习压力而熬夜的现象一般会集中出现在期末的考试

周。每个人都忙着备考,担心某一科会挂科,因此都会心甘情愿

地“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是同学备考的常态。

受周围同学的影响

6、

这个原因虽不是普遍原因,但是切实存在的原因。有些同学本人

并不想熬夜,可是每个舍友都在熬夜,或读书或看剧或打网游,

这些客观的外在条件迫使一个不想熬夜的人熬夜。或许他是被舍

友嘈杂的声音骚扰到无法入睡,又或许他被熬夜的氛围潜移默化

不知不觉加入熬夜的行列,但不管是哪个原因,最后的结果仍是

“熬夜了”。

第2个回答  2022-03-22

算是常态吧。

1、熬夜的原因无外乎是“不愿意结束就要过去的碌碌无为的一天,更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明天”。

2、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就是沉迷这种感觉,周围安静,完全放松,不拘泥于任何姿态,太放松了,就像在度假一样,太难改了。



3、对白天被工作、学习、孩子、生活等充斥着的成年人来说,夜间这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可贵了。我不是不想睡,我是舍不得睡啊。

4、不想睡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今天就这样没了,从而“报复性熬夜”,而不甘心,又是因为这一天没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好好地过。

5、其实挺奇怪的,回家后好像只是把该做的事做了,比如吃饭,给家里打个电话,洗个衣服,做个面膜,就已经到了大家说的“熬夜”的时间了,而自己并没有感觉。

6、其实我挺羡慕那些“主动熬夜”的人的,至少他们能够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睡,对我这种易失眠的人来说,连熬夜都是被动的,就是睡不着。



7、很惭愧,对我来说,熬夜最大的原因是:我成了娱乐的俘虏。我要追剧追综艺,我要打游戏上分,我要刷微博刷短视频……我任由自己被它们吸走,只为获得一种即时的快乐。

8、因为想要找到某种“自我掌控感”。我们常常会经历一些“充满挫败感”的事情,它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脆弱感”“失控感”和“无能感”,因而我们想要通过掌控一些事情,比如“想睡就睡,想熬夜就熬夜”,来缓解这种负面体验。

第3个回答  2022-03-21

熬夜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常态了。熬夜文化在这个越来越快节奏的社会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来常见的角色。

熬夜的原因有很多,工作、看书、玩游戏、吃宵夜、纯粹睡不着。学生党熬夜背书,上班族熬夜完成工作任务,放假了熬夜追剧。晚一点睡,明天就来的晚一点。看完这一章就睡,结果越看越精神,然后通宵了。

自从有了手游,很多人基本上就已经没有业余时间了,因为业务时间都在手机游戏中度过了,甚至有的人在半夜里还在打手机游戏。熬夜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有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手游用户规模7.76亿 人均安装3.35个手游,2016年6月我国有超过一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2个小时,其中有13.4%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大于6小时。

手机的普及,手游的发展造就了大批的夜猫子,数据显示有45.7%的90后在凌晨后使用手机,38.4%的80后以及35.5%的00后在凌晨后使用手机。所以,熬夜中手机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不要把年轻当做熬夜的资本,恰恰是因为年轻所以你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想那么多,晚上上床后放下手机,因为手机会影响我们兴奋感下降,会让我们更加睡不着,就闭上眼在床上,就算睡不着也不要干别的事情,渐渐地你就会改变熬夜的不良习惯,开启崭新的人生。

第4个回答  2022-03-22

算是常态吧。

1、熬夜的原因无外乎是“不愿意结束就要过去的碌碌无为的一天,更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明天”。

2、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就是沉迷这种感觉,周围安静,完全放松,不拘泥于任何姿态,太放松了,就像在度假一样,太难改了。

3、对白天被工作、学习、孩子、生活等充斥着的成年人来说,夜间这点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可贵了。我不是不想睡,我是舍不得睡啊。

4、不想睡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今天就这样没了,从而“报复性熬夜”,而不甘心,又是因为这一天没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好好地过。

5、其实挺奇怪的,回家后好像只是把该做的事做了,比如吃饭,给家里打个电话,洗个衣服,做个面膜,就已经到了大家说的“熬夜”的时间了,而自己并没有感觉。

6、其实我挺羡慕那些“主动熬夜”的人的,至少他们能够自己选择什么时候睡,对我这种易失眠的人来说,连熬夜都是被动的,就是睡不着。

7、很惭愧,对我来说,熬夜最大的原因是:我成了娱乐的俘虏。我要追剧追综艺,我要打游戏上分,我要刷微博刷短视频……我任由自己被它们吸走,只为获得一种即时的快乐。

8、因为想要找到某种“自我掌控感”。我们常常会经历一些“充满挫败感”的事情,它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脆弱感”“失控感”和“无能感”,因而我们想要通过掌控一些事情,比如“想睡就睡,想熬夜就熬夜”,来缓解这种负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