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心无杂念?

如题所述

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参考资料:佛使比丘:一问一答一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3
这个得靠修炼,不管是坐禅、持咒、念经还是念佛都是在向心无杂念的方向走。以念佛为例,刚开始念佛的人,念佛的时候胡思乱想很多,但是每天坚持念一个小时,这样一年、两年、三年,那么杂念就会越来越少,如果每天能坚持关掉手机万元放下,念佛一小时,那么三年后,杂念就会很少了。当然各人的情况还是不同的,有人快些,有人慢些,关键是能不能持之以恒。
真正到了心无杂念的地步,就接近《金刚经》上讲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受者相"了,也就是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境界不可思议。
第2个回答  2012-08-03
你所说的心无杂念应该是想让内心清净吧,
就是不想脑袋老是东想西想的,让念头很少但不是没有吧
找个地方静坐就可以了,就是闭上眼睛全身放松生活中的什么事情都不去想
心里很放松的想着某一个东西,但坐肢要端正,头要低下去一点,
没事的时候 都可以坐坐,这在道家也算是养生了
如果和调气息一起的话,就纯道家的了~!
第3个回答  2012-08-02
“人世间”篇中。“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大宗师”篇中。“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樱宁。樱宁也者,樱而后成者也。”“大宗师”篇中。“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老子》叫《道德经》,《庄子》叫《南华经》,《列子》叫《清虚经》。调心,还是庄子比较适用。静坐修行的入门,很多人都讲究从调身开始,然后调息,最后才是调心。我们不是出家弟子,不讲什么仪轨,直接从调心入手,这才是正道
第4个回答  2012-08-02
心无杂念,不是心中无念。

心无杂念,乃是正念。

何为杂念?由我执引出的念头皆是杂念。

何为正念?不防看孔子怎么说的:无意、必、固、我。

何为正念?不防看看王阳明怎么说的:除私欲,致良知。良知即是正念。

儒家在此处与佛家起点处一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