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满堂灌

如题所述

既然这种教学方式一无是处,那么它所教导出的学生必定会抱残守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一代不如一代,而这些学生所担负起的这个社会就会不进反退,不断倒退。事实上呢?社会在不断进步,在中国古代也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多得不计其数。当然其中有的是自学成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功成名就的,但不可否认他们中大多数都经历过“满堂灌”。“满堂灌”所代表的教学方式存在了多久?数千年。哲学告诉我们,一种事物能产生并存在,就自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满堂灌也是如此。教学界也出现过这样一种现象:“满堂灌”不好,那就“满堂问”。这表面上好象是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懂得要启发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满堂问”却只是“满堂灌”的一个变式。如果“满堂灌”的不可取在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那么“满堂问”呢?仍是老师在操纵,按照老师自己设计的思路,一个连一个问题,一环扣一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表面上很热闹,其实学生仍是在被动接受,被动地把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填”起来,而且如此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常常会使学生苦不堪言。于是,李仁甫先生便认为既然“满堂灌”和“满堂问”都不好,那就把“满堂”两字去掉,留下“灌”和“问”。采用中庸主义,既不全灌,又不全问,既有灌又有问,既照顾到知识的传授,有注意到思维的训练,如此适时适量的“灌”和“问”应该不会再受指责了吧!显而易见,对“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批判,都在于认为该方法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如果教师讲授的内容是纯度极高的,极有价值的,那么满堂灌,灌灌又何妨?“满堂灌”只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并不代表它所讲授的知识就是死的知识,并不等于它忽视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经典的内容是需要学生好好消化和吸收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节课能有多长时间?一节课上学生能当堂消化吸收多少东西?如果还要不断提问,会少讲授多少精华?如果想把所有的内容全在课堂上解决,即使问题提得再多、再好都是不大可能的。既然如此,与其课堂上提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不如多讲一点,并保持适当的语速,学生不能立刻领会的内容就放到课后去慢慢消化吸收。这样,课堂上并不能说学生不是主人,因为他们在积极吸收;课堂外就更是学生的天下了,因为他们在积极消化吸收,积极思维。同样,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都是切中要害的,极有价值的,极能启发学生思维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那满堂问,问问又何妨?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如果所提问题真的有价值,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那么学生自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究,这岂不比课堂上只提三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来得实在?语文学习的外延是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大语文观念。语文课本与课本外的知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包括人生经历、经验,包括体育、影视、媒体等等)的融会贯通,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衔接挂钩等等。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大多数老师知道的,但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是用来“知道”的,是用来“实践”的!如果仅仅把课堂处理好,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动起来,而在课外则把语文抛到九霄云外,不管不问,不理不采,那又有多大意思呢?语文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仅仅课堂这一点点时间,能让学生领会多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