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计件工资如何更好的分配,怎么可以算出分配系数?谢谢大家

如题所述

  集体计件制的工资体系需要统筹分配,同时结合个人表现,激励先进。有两个步骤:
  第一,首先计算出一个标准,即平均值。在集体计件中,有人做的快,自然也有人做的比较慢,因此会造成有人多,有人少,所以需要一个平均值做标准。在标准以上的个人,属于先进,在标准以下的个人,拿到的工资应该相对较少,才能突然公允。
  小时平均工资=集体计件工资/总工作时间
  没有考勤的情况下 :
  个人平均工资=集体计件工资/计件人数

  第二, 设定一个评判标准,可以量化个人的表现。比如,业绩指标,能力指标,以及工作态度指标。
  业绩指标可以用个人产量高低,工作复杂程度,良品率等做标准。占70%的权重
  能力指标 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占15%的权重。
  工作态度 责任感 配合度 积极帮助他人等 占15%
  加分项目 如表扬,全勤,良品率超标,工艺技术难度大等,

  这样得出一个公式
  个人工资=小时平均工资*个人出勤时间*绩效系数
  如果计件时没有记录考勤时间,则可以换为
  个人工资=平均工资*绩效系数

  我举例说明
  5个组员,员工A为组长 集体计件总价为1W元。
  1)需要记录考勤的, 总体出勤时间(含加班)为1000 小时。A 出勤200小时,绩效系数为1,由于是组长,工艺难度较高,加分为0.2
  其工资结构为 小时平均工资x 总出勤时间 X 绩效系数
  10元 x 200 X 1.2=2400 元
  2)不需要记录考勤的,其工资结构为
  个人平均工资 X 绩效系数
  10000/5 x 1.2 =2400 元

  这样的计算方法非常科学。个人觉得计件是需要记录考勤时间的,全勤和未全勤的人工资应该拿的有差别。做的好的与不好的也需要量化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6
集体计件工资是在无法核算到个人或强调集体合作时采用的,这里就需要区分集体的组员结构,通常普工+组长这样的结构,如果是使用机台设备,那结构就是普工+机手。分配系数和公司对普工、机手、组长的工资定额相关,假如普工60元/ 8小时/天,而机手或组长是72元,则普工工资系数为1,机手或组长工资系数为1.2。假如以个小组6人,普工5人+组长1人,则其工资系数之和为6.2,则该小组总工资额除以6.2,再按普工或机手组长的系数相剩,就得到普工或机手组长的工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