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二元对立

佛教中的二元对立

回答1:
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等等判断,都是针对某种时候某种情况,仅仅针对特定的表现而有的定义。但定义是死的,现象是变化的。在实际生活中同一件事换个角度看则各有各的因和缘。任何简单说是或者非都是值得怀疑但却是不能否定的,因为评价自有评价的动机和理由。
所以佛法是中道来观察,是解释而不是评价。以评价而言,就必然产生拥护和对立的态度,这就是所谓“二元对立”。如果以解释来说,则任何评价都可以成为有理由有目的的评价,但无论有没有意义,都有其理由和机会,这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平等认识,要脱离非此即彼的偏执才可以真正全面理解事物本身。
对于修行而言,告诉我们的就是“唯心虚妄”的概念。也告诉我们一切执著都是苦恼之源。
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自然就有人的主观意愿在影响认识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所以说唯心虚妄。因为是虚妄,所以不存在从人心改变物质的可能,只有从人心能否真实观察认知物质的可能。外物并没有不存在,只是因为不被我们真实感知;外物不是被改变,只是因为我们见解认知的角度和范围有局限。
任何执着一端,就会造成自我认识、自我见解的错误执着。对于欲望的追求,从眼耳鼻舌身体意念各根源寻找快乐、迷惑,叫欲取;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叫见取;对于错误的出发点、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叫禁戒取;执著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产生种种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种种对自我利益的固执、前途的忧虑,叫我取。种种执着的结果就是我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种种烦恼痛苦,因为不合于“我见”的事物太多了。
所以古人的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之中观察外界认识外界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懂得不能说山就是唯一的这个样子、这个形容,那么对人对事也是一样的不能完全以唯一的认识去理解和分析、乃至接受。

回答2:
根据佛法一切都是有因有缘,家人不是绝对的爱你或恨你,都是有各种因缘关系的。既有他人对你的态度认识的改变可能,也有你对别人的态度认识的改变的可能,所以不存在永恒的爱或者恨,只有不断调整和发展的变化的相互关系。
佛法中,爱是缘于自我的和欲望的贪和占有,由于得到或者得不到,从而产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状态。无论所爱的对象是男还是女,终究仍是这样的规律。所以爱不是错,执迷于得失、欲望的种种烦恼而不知道中道行事,则是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理解爱,无论爱的对象是谁,都需要由自己来掌握好尺度。由爱导致的占有欲望才会产生烦恼。
爱是播种而后的劳作,而不是坐着等待它自然长出什么果实,不可能只播种就可以收获的。说其简单,是因为规律的简单,说其复杂,是因为其过程的变化不定,但这个变异也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执著、自己的愚痴疏忽、自己的不理智,使我们不能真实把握和认识事物。
佛法并没有说爱情是虚情假意,而是说情感的基础实际是我们自身无明思维所造成,所以才有种种烦恼,错误的执著和贪爱是苦恼的基础,所以爱才不能执著和妄想。同时,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迁的,都会遇到各种世间的因缘,会有生、住、坏、灭,所以爱和家庭才不会保持永恒固定状态,而是需要随时维护。
只有知道什么是自我的责任,知道懂得随时维护,才可以保证家庭和爱情的稳定和谐。我不能保证他人对我保持永恒的态度或者永恒不变的认识,但至少我应该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这才可以不给他人以改变对我印象的机会。同时,只要保证自我的觉察,自我的理性,也就可以及时发现他人的错误认识或错误思维,而后需要运用自我的能力和智慧,去随缘解脱和改变对方的愚痴。
而这一切工作,都需要坚持一个放弃自我固执见解的问题,也就是放弃非此即彼的对立思想的问题。只有放弃对立,才有和谐的机遇和可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回答1: 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等等判断,都是针对某种时候某种情况,仅仅针对特定的表现而有的定义。
第2个回答  2018-10-08
二元更广泛是指心物,及人我二元,破了我执及心物执念就到了初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