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关二元对立的问题

有一个关于二元对立的例子说,一个人不是绝对的高或矮,一个物体不是绝对的大或小,等等所有这些“二元”的概念都只是相对而言的。请问这样的言论能说明什么?对修行解脱有什么实际的启示作用? 第二个问题:怎样用这样的观点证明你的家人不是绝对的爱你或恨你?

回答1:
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等等判断,都是针对某种时候某种情况,仅仅针对特定的表现而有的定义。但定义是死的,现象是变化的。在实际生活中同一件事换个角度看则各有各的因和缘。任何简单说是或者非都是值得怀疑但却是不能否定的,因为评价自有评价的动机和理由。
所以佛法是中道来观察,是解释而不是评价。以评价而言,就必然产生拥护和对立的态度,这就是所谓“二元对立”。如果以解释来说,则任何评价都可以成为有理由有目的的评价,但无论有没有意义,都有其理由和机会,这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平等认识,要脱离非此即彼的偏执才可以真正全面理解事物本身。
对于修行而言,告诉我们的就是“唯心虚妄”的概念。也告诉我们一切执著都是苦恼之源。
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自然就有人的主观意愿在影响认识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所以说唯心虚妄。因为是虚妄,所以不存在从人心改变物质的可能,只有从人心能否真实观察认知物质的可能。外物并没有不存在,只是因为不被我们真实感知;外物不是被改变,只是因为我们见解认知的角度和范围有局限。
任何执着一端,就会造成自我认识、自我见解的错误执着。对于欲望的追求,从眼耳鼻舌身体意念各根源寻找快乐、迷惑,叫欲取;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叫见取;对于错误的出发点、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叫禁戒取;执著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产生种种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种种对自我利益的固执、前途的忧虑,叫我取。种种执着的结果就是我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种种烦恼痛苦,因为不合于“我见”的事物太多了。
所以古人的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之中观察外界认识外界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懂得不能说山就是唯一的这个样子、这个形容,那么对人对事也是一样的不能完全以唯一的认识去理解和分析、乃至接受。

回答2:
根据佛法一切都是有因有缘,家人不是绝对的爱你或恨你,都是有各种因缘关系的。既有他人对你的态度认识的改变可能,也有你对别人的态度认识的改变的可能,所以不存在永恒的爱或者恨,只有不断调整和发展的变化的相互关系。
佛法中,爱是缘于自我的和欲望的贪和占有,由于得到或者得不到,从而产生痴迷、嗔恨等心理状态。无论所爱的对象是男还是女,终究仍是这样的规律。所以爱不是错,执迷于得失、欲望的种种烦恼而不知道中道行事,则是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理解爱,无论爱的对象是谁,都需要由自己来掌握好尺度。由爱导致的占有欲望才会产生烦恼。
爱是播种而后的劳作,而不是坐着等待它自然长出什么果实,不可能只播种就可以收获的。说其简单,是因为规律的简单,说其复杂,是因为其过程的变化不定,但这个变异也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执著、自己的愚痴疏忽、自己的不理智,使我们不能真实把握和认识事物。
佛法并没有说爱情是虚情假意,而是说情感的基础实际是我们自身无明思维所造成,所以才有种种烦恼,错误的执著和贪爱是苦恼的基础,所以爱才不能执著和妄想。同时,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迁的,都会遇到各种世间的因缘,会有生、住、坏、灭,所以爱和家庭才不会保持永恒固定状态,而是需要随时维护。
只有知道什么是自我的责任,知道懂得随时维护,才可以保证家庭和爱情的稳定和谐。我不能保证他人对我保持永恒的态度或者永恒不变的认识,但至少我应该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这才可以不给他人以改变对我印象的机会。同时,只要保证自我的觉察,自我的理性,也就可以及时发现他人的错误认识或错误思维,而后需要运用自我的能力和智慧,去随缘解脱和改变对方的愚痴。
而这一切工作,都需要坚持一个放弃自我固执见解的问题,也就是放弃非此即彼的对立思想的问题。只有放弃对立,才有和谐的机遇和可能。追问

请问任何事物和感情都没有永恒的话,那么我们当下的努力和争取还有何意义?你当下和这个人的关系很好,但是你知道任何关系的本质是“不定的”“不永恒的”“并非坚实不可动摇的”无论当下一时的关系多要好或者多坏也都是“不坚实”的,都有改变的可能,那么所谓的爱恨还有什么意义?岂不是太没有安全感了?再者,这个问题就像..比如大多数皇帝们都知道自己的这个王朝终将坏灭为何还要去争夺?当然这好像在说明知会饿还要吃饭..

追答

我们当下的努力和争取是去矫正和调理清楚,并不是放任不管或者自我放弃。所谓本身的“不定的”“不永恒的”,并不是说这个“变”就是正确,也不见得这个“变”就是错误。并不是说面对变幻的世间事物看着不做,而是需要知道在不同的时候做应该做的事,在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事,这才是佛法的本意。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烦恼的缘起,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

面对人际关系,从佛法而言就是需要知道为什么关系会好,为什么关系会不好,也就是懂得因和缘,而后去发展正常的有益的关系。对于能够有好的关系的,需要随时注意随时观察自我或者对方的行为,避免这样的“好”的关系出现错误的倒退,对于“不好”的关系则需要反省自我或者对方的行为,避免这样的“不好”的关系增强。
爱或者恨,只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情绪的发展变化,他们的不确定性不稳固性正是人作为人的基本特征,只要我们执着于自我的种种得和失,就不可能有永恒的爱或者恨。也许面对的是同一的人或者同样的事,但是在不同的境遇里、不同的思维状态中,我们就会产生不同的爱或者恨。问题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的转变。

再说到面对未来的未知和变化我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呢?这个仍然是来自自我的认识和正确处理。我们需要的是引导事物向正确的、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样我们就需要懂得什么是变,知道怎么去变。如果不这样处理,面对任何可能性都不去作为,那么自然就会得到未来的毁灭。这个就是如何发展的道理,而发展、成熟,这些就是属于有益的“变”。

吃饭的目的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需要生长,需要发展,我们不会因为终有一死而放弃生命,我们也不会因为会饿而说吃饭没有意义。因为我们的价值表现在如何完成过程中。

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最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8
说实话你会接受吗? 对修行解脱,毫无实际的启示作用。
分别心、执着心、文字相,作为一个佛家文化研究爱好者,你是完全正确的。可是,你打听对修行解脱启示的实际作用,那学术对修行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
历史上大成就的佛法修持者,从没有高文化的人,因有所知障的说法。修行内心悟性为主,外缘为辅,若本末倒置,则缘木求鱼。
六祖慧能唱出何处惹尘埃,得到五祖衣钵传法时,仅仅是寺庙一个未出家的文盲杂役。呵呵,我悟到了那个一点点星空。
真正修行成就的佛道修行人几个了解哲学的二元啊?冯友兰等一代学者和全国各地社科院几百个宗教哲学专家难道懂修行解脱? 与实修无关,仅与学术有关。
---------------------------------
案例:以下摘录学术论文与修行解脱无关。
哲学二元论一般及其嬗变
回顾哲学二元论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黑格尔哲学二元论的特殊性,并进一步认清哲学二元 论的实质。由于感性和理性、主体和客体的二重性,在哲学史上二元论呈现出不断产生和不断消解的 交替过程,在马克思以前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决。毕达哥拉斯用数的“二元论”来取代古希 腊哲学中的“自然”一元论,形成了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的“存在”,但后者最终演变成柏拉图“最 高”的善的理念,于是“二元论又被消除了”。然而,理念论本身除去最高 级的“善的理念”之外仍然具有“二元论”的性质,因为“对于柏拉图来说,一方面‘灵魂’是活 . 的元素,它自己运动,也使其它事物运动;另方面它又是知觉、认识、意志的主体。作为生命和运动 的原则,灵魂属于‘流变’的低级世界”。这样,柏拉图的“灵魂”事实上就具 有了两个“世界”的特性:作为感官对象时属于低级世界,它流变、虚假、易逝;而作为理念的真 知时则属于高级世界,它永恒、真实、不朽。所以说,柏拉图的理念论并没有真正克服二元论。 亚里士多德试图运用本质在现象中的现实化来消解柏拉图的“二元论”,认为在“四因”中必有 一“本因”,“如没有那个‘第一’就没有本因”。但是,在处理“第一因” 与“四因”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却陷入了矛盾:“第一原因既是永恒的,就不该被毁灭;因为创变 过程向上行时不是无尽的(必然得有一个最初原因),后继的事物须由这第一原因的毁灭而次第生 成,那么这第一原因将不是永恒的。”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于,亚里士多德无法解决“目的因” 与“形式因”的关系。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典型的“二元论”哲学家。 怀疑主义者证明依靠个人的力量对超感的东西既不可能认知,也不可能有德行和幸福,因为它永 远不是最后的认知、最高的德行和幸福。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正是这种短暂的尘世与超感的 神界之间的对立的二元论如实地反映了存在于暮年的希腊和罗马世界的整个生活中的内部矛盾”。 于是人们便从对知识的渴望中向往着更高、更纯的渴望,导致了人们对宗教 的热忱。 然而宗教也没有消解“二元论”,宗教信仰从一开始就具有人类学和心理学“二重性”的特征。 就善与恶来说,“伦理二元论尽可能突出地将人反省的内在本性划分出来以与感官的外在世界相对 立;这种伦理二元论被人强调得越来越激烈”。伦理完全同感官的经验相分离开 来:人们认为身体是驱壳,是心灵的枷锁和监狱(塞涅卡),同时理性和身体是人的两个组成要素 (爱比克泰德)。最终,身体对感性的支配变成了精神完全支配身体,偏好物质成了人特有的罪孽。灵魂的这种主动性、意识性,就从灵魂依赖于身体这个现实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能够创造物质的东西,二元论终于被描述为灵魂或精神作为自身主体的有创造力的本原。 将灵魂精神化、神圣化并不能解决精神作用于物质世界的困难,如何将精神同物质协调起来是宗教所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宗教二元论不满足于将上帝当作精神与物质的对立,而倾向于将神拔高,’ 高于一切,高于感性经验,也高于灵魂。文德尔班洞悉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当‘一’和‘不定二元性’被认为是本原的时候,后者实际上意味着物质是不纯的东西,是缺陷和邪恶的根源;而‘一’ 时而被当作纯形式、被当作精神,时而又被当作比整个理性更高的‘众因之因’,——被当作原始存在,引起从它自身派生的‘一’和‘二元性’的对立,引起精神和物质的对立”。
第2个回答  2011-06-25
所谓不二法门,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但也仅仅是佛教的一个派别的一家之言。对于小乘佛教而言,相信不二之说,无异于持执邪见,不二之说将导致不能证果,救自己都不成更遑论救众生了。追问

?未曾听说哦,不过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因为在下也是在搞不懂所谓的不二的真实性;但是藏传佛教也有这样的言论...很矛盾的。就拿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如果二元的概念都是不绝对的,我们凭什么有划分出,圣人,平庸,佛,凡夫,智者,蠢材,这样的分别呢。但是,也确实是有像他们说的那样,比如大小高矮胖瘦等这些,但想来想去,也总是个别的例子,不能以偏概全吧。来到处宣扬这样的言论,除了给众生带来更多的迷惑,毫无益处啊.

追答

佛教理论很复杂,致力于佛教事业,真的需要勇气。

第3个回答  2011-06-25
这样的问题是告诉你 世界思维的不可靠性
要实修

就如你面对一个新生事物 、但这个事物究竟能带给你什么
实证才是真理

佛陀不是这样过来的吗?
第4个回答  2024-01-22
佛教说没有血缘关系必须放下对立矛盾我不与任何人搞对立矛盾喜欢也要放下喜欢也要放下我连嫌弃的念头也要放下连这个念头都不能生。他人与我对立我不与他对立我的忍让是有底线的并不是无底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