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谁提出华夷一体观念?

如题所述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意思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扩展资料:

隋末唐初之际,北方东突厥汗国十分强大,时常南下侵扰,并且介入中原各势力。唐朝初期百废待举,626年东突厥突然袭击长安,率军抵达距离长安不远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

对此唐太宗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在渭水隔河与突厥可汗对峙,定下渭水之盟。之后,唐太宗积极对付突厥,挑拨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关系,以及突厥与周围诸部的关系。

627年东突厥的藩属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因为不认同颉利可汗的政令与改革国俗,纷纷脱离,改立薛延陀部为可汗,突利可汗也归降唐朝。

628年朔方人梁洛仁杀盘据夏州的梁师都,归降唐朝。而东突厥在分裂后又遇到大雪侵袭,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

629年李靖率骑兵奇袭攻灭东突厥,隔年北方各族入贡长安,诸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635年派李靖攻占吐谷浑,657年派苏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汗国,641年派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这些都稳定唐朝与四方各国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1
“夷夏”观念萌芽于夏商周之际,在早期文献中有所记载。《尚书·舜典》载虞舜对皋陶言:“蛮夷猾夏,寇贼奸究,汝作士。”希望皋陶能够以德行威仪抚顺周边民族。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第2个回答  2021-09-30
本来就是一体的,但这一体,只是龙系下的人族是一体。全球区域传统上的划分是中西东划分,对应龙麒麟凤。
………中土上的人族,从一出现,就挂靠在龙汉的汉下面,汉就是华夏的先祖,早于炎黄,炎黄也归龙汉的汉。华夏的始其实是祖巫,不被定始祖是因为天地没一统,没有你定始祖的礼制。中土的人族,出现在天地间时起,就是一体。天地一统于龙汉后,始定出了中西东。华阳是汉集团的权力中心,行政上归天府。中华时期,汉集团有权力直接背书共主。在天地分离之后,中土称华夏,汉有间接背书人皇的权力,只有夏商的帝王是人皇级。汉,共主,人皇的体制,就决定了中土的人族,是一体的体制。
………封神后有了六道,道比神大,天系去了天人道与地仙界了,才轮到了人系捡到了物质世界的统领权。人族,曾经被灭世的大洪水,差点荡没了传承,又没有了一体体制的背书,让许多人忘记了中土人族,曾经是一体而已。汉是中土,华夏出自中华,华夏是诸夏,同样代表着中土。华夷之论,不过是士族因把持了的话语权之论,这论,把楚王都逼成了———我蛮夷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30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密不可分。经过不同历史阶段,“夷夏”观念从“夷夏之辨”演进到“华夷”一体。“夷夏”观演进的主要原因包括:“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建设“大一统”王朝经略四海的推动、边疆与内地交流日益加强的影响等。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夷夏之辨;华夷一体;夷夏观;大一统;

  作者简介:段超,男(土家族),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高元武,男,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丽水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民族关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20ZDA028);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56个“民族单元”基础之上,经过历史的深度交融,形成了集共同历史、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在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一体的思想观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夷夏”观念经历了从“夷夏之辨”“夷夏皆正统”“华夷”一家到“华夷”一体的过程。从思想史方面考察“夷夏”观念的演变,对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认识,总结中华民族发展的经验教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夷夏”观念的演进过程

  (一)先秦“夷夏之辨”观念

  “夷夏”观念萌芽于夏商周之际,在早期文献中有所记载。《尚书·舜典》载虞舜对皋陶言:“蛮夷猾夏,寇贼奸究,汝作士。”希望皋陶能够以德行威仪抚顺周边民族。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文化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

  华夏族经过夏代之前各族群的交融,至夏代形成。此时期“夏夷”理念并不带有文化歧视色彩,更多是对内地与周边民族之间区别的一种描述。“夷夏之辨”在广义上包含“夷夏有别”和“夷夏之变”两层涵义,经后世儒家不断完善并系统化。

  首先,“夏夷”在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等方面有别。《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载姜戎酋长驹支在晋国驳斥范宣子的言论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姜戎早年迁居晋“南鄙之田”,但驹支仍以饮食习惯、言语、见面礼节等与华夏有异而以戎人自称。楚王熊渠认为自己是“蛮夷”,“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谥号”。吴国地处东南,“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内地待之以“夷蛮之吴”。

  其次,“夏夷”在地理空间分布上有别。“华夷五方格局”是“夏夷之别”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夏居中,夷处四周。《礼记·王制》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1]。《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此谓之四海。”“四海”地理空间中,“夏”居于中,“夷蛮戎狄”环于四周,合而为之“四海”,即“天下”。“华夏”与“夷蛮戎狄”共同生活,共同开发这片广袤天地,共同居于“天下”的地理空间之中,也是华夏天子希望能统驭华夷于一体的地理空间。

  在《左传》《淮南子》等典籍文献中,还多次出现歧视与敌视周边民族的记载,凸显华夏在文化、族群上的优越性,以示华夷有别。

  西周之后,华夏礼乐文明日益完备,与周边民族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助长了华夏族文明的优越感。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夷夏之辨”的理念,“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范文澜对华夷与周边民族在文化上的区别做了解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2]内地与周边始有文明之比较。

  “夷夏之变”是“夷夏之辨”的另一层涵义,传统儒家主张“以夏变夷”。“夷夏之辨”体系下的民族关系并非固化不变,而是“性相近,习相远”的关系,“夷”可进夏。孟子首先提出“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一方面是“夷夏”的可变性。“夷夏”之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学习华夏礼仪文化可以“由夷进华”。《荀子·性恶》指出:“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东夷”是华夏化的典型,《左传》记载,东夷邾、蔡、淮夷等诸国与鲁国的政治朝贡达数十次之多,鲁与莒、须句、邾、郯等之间持续通婚,可见,“东夷”诸国得到鲁国文化上的认可。华夏族也不断汲取东夷文化营养,齐鲁“夹谷之会”时,齐景公演奏“夷狄之乐”,足见齐国与东夷文化交融之深。另一方面是文化上的趋同性。“夷夏”一体是对同质文化体系中不同发展层次民族单元的认可。第六代楚王认为自己是“蛮夷”,但到庄王熊侣时,俨然以华夏传统政治逻辑行事,自认德可配鼎,“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鼎是华夏礼仪道德文化的标志,楚王问鼎反映楚国身份认同的改变,由蛮夷自居到以诸夏自居。战国楚怀王率领东方六国“合纵”攻秦,“苏秦约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纵长”,楚国此时以华夏传统政治伦理的领导者与捍卫者自
第4个回答  2020-12-21
这四个汉字是梁启超先用的,后来孙中山有过一次重定义,共产党有过一次重定义,已经和梁的概念完全是两个东西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